时间: 2025-04-28 23:0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04:27
菩萨蛮·玉纤弹处真珠落
作者: 温庭筠 〔唐代〕
玉纤弹处真珠落,
流多暗湿铅华薄。
春露朝华,
秋波浸晚霞。
风流心上物,
本为风流出。
看取薄情人,
罗衣无此痕。
在玉纤轻弹的地方,真珠如雨落下,
那流淌的水多是暗湿,铅华的妆容也显得很薄。
春天的露水映衬着早晨的光华,
秋天的波光浸透了晚霞的颜色。
那心上人本是风流之物,
只是她的风流本就是由此而生。
你要看清那些薄情的人,
她的罗衣上没有留下这样的痕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意象使用与唐代文人的风流韵事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爱情和情感的独特理解。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66年),字飞卿,号云溪,唐代诗人,以词作著称,尤其在“花间派”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多描写爱情、思乡、人生感悟,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背景是温庭筠对爱情的感悟与思考,表现了对风流人物的感慨以及对薄情之人的警惕,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情感的追求与困惑。
《菩萨蛮·玉纤弹处真珠落》是一首细腻的词作,展现了温庭筠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开头“玉纤弹处真珠落”以细腻的描写引出情感的流动,展现了女主人的优雅与柔美。接下来的“流多暗湿铅华薄”则通过描写女性的妆容,暗示了情感的淡薄与脆弱。
词中提到的“春露朝华,秋波浸晚霞”,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景象,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流转与感情的变化。温庭筠通过对比春秋之景,表现了对时间流逝和爱情无常的感慨。
“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这句诗揭示了风流的本质,强调了人心的变化与情感的复杂,暗示着人们在追求爱情时所经历的心灵挣扎。最后一句“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此痕”,则发出了对薄情人的警示,强调了感情深厚者与薄情者之间的明显差异。
整首词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士人对爱情的追求与思考,情感真挚而又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对薄情人的警惕,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爱情时的复杂心态与对情感真挚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玉纤弹处真珠落”中的“真珠”比喻什么?
A. 珍贵的珠子
B. 眼泪
C. 美好的回忆
本诗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温庭筠
“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表达了什么思想?
A. 风流是天生的
B. 风流是后天培养的
C. 风流只存在于梦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温庭筠的作品与李清照的词作进行对比。两者都关注爱情的细腻,但李清照的词中更显出女性的坚韧与内心的复杂情感,而温庭筠则更侧重于对风流与薄情的思考,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