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登翔凤台

《九日登翔凤台》

时间: 2025-05-08 01:47:19

诗句

荒台百丈挂藤萝,驻马登游载酒过。

日色濛溶天淡抹,风声嘹亮雨斜拖。

忧时蒿目心同远,恋阕幽怀赋更多。

借问当年程太史,金商瑟瑟奈秋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7:19

诗词名称: 九日登翔凤台

作者: 李麟祥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荒台百丈挂藤萝,驻马登游载酒过。
日色濛溶天淡抹,风声嘹亮雨斜拖。
忧时蒿目心同远,恋阕幽怀赋更多。
借问当年程太史,金商瑟瑟奈秋何。

白话文翻译:

在这荒凉的高台上,百丈高的藤萝垂挂着,
我停马登上这里,带着酒来游玩。
阳光透过淡淡的天空,洒下朦胧的光影,
风声响亮,斜雨轻轻飘落。
我忧心时局,眼前的苍茫让我心绪远离,
对幽静的乐章产生更多的思念。
我想问当年的程太史,
那金商瑟瑟的音律,如何面对这秋天的忧愁?

注释:

  • 荒台:荒凉的高台,象征孤独和荒废。
  • 驻马:停下马来,表示停留和思考。
  • 濛溶:形容阳光透过云雾的朦胧状态。
  • 蒿目:忧时的眼神,指对时代的忧虑。
  • 程太史:指程颐,代表着历史文化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麟祥,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九月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感慨时局,抒发自己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历史的追思。开头描绘了高台的荒凉与藤萝的缠绕,形成了孤独而又美丽的画面,展现出一种苍凉的气氛。接着通过对日光、风声和雨滴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自然美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尤其是“忧时蒿目心同远”一句,既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也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最后通过借问“程太史”,引入历史文化的反思,诗人在此不仅是在追忆往昔,更在思考如何面对当下的困境。整首诗在意境和情感上交融,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沉思,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荒台百丈挂藤萝:描绘了高台的荒凉与自然景观。
  2. 驻马登游载酒过:诗人停下马,带酒游玩,显出一种放松与洒脱。
  3. 日色濛溶天淡抹:阳光的光影交织,营造出恬静的氛围。
  4. 风声嘹亮雨斜拖:自然声音的描绘,带来动感。
  5. 忧时蒿目心同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6. 恋阕幽怀赋更多: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思念。
  7. 借问当年程太史:引入历史人物,增添文化厚度。
  8. 金商瑟瑟奈秋何:对秋季的感慨,暗示不安与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荒台”象征孤独,增强情感的深度。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加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局的忧虑,体现了一种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荒台:象征孤独与失落。
  • 藤萝:自然之美,表现生命的绵延。
  • 日色:光明与希望的象征。
  • 风声与雨:自然的生命力,反映情感的起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荒台”象征什么?

    • A. 美好
    • B. 孤独
    • C. 热闹
    • 答案:B
  2. “忧时蒿目心同远”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无忧无虑
    • B. 迷惘与忧虑
    • C. 欢庆
    • 答案:B
  3. “金商瑟瑟”中的“金商”指的是什么?

    • A. 音乐
    • B. 食物
    • C. 衣物
    •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比,李麟祥的诗更多地展现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织,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兄弟情谊的思念与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麟祥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解析》

相关查询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西湖洞天 夏日奉天台祠禄 甲辰岁以诗一编进孝宗圣语且许其清新骤蒙擢用暇日感孟襄阳事聊赋数语 閒赋 有感 感梦 压酒 如山堂二首 其二 扃岫为张支使作二首 其一 和张倅湖上十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丿字旁的字 室徒四壁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包含微的成语 玉字旁的字 眉梢眼角 愍不畏死 碌架床 箪食壶酒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表左 包含痰的词语有哪些 集仙殿 辛字旁的字 骤令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疋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拳拳盛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