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庆春泽(般涉调)

《庆春泽(般涉调)》

时间: 2025-05-10 10:01:02

诗句

飞阁危桥相倚。

人独立东风,满衣轻絮。

还记忆江南,如今天气。

正白苹花,绕堤涨流水。

寒梅落尽谁寄。

方春意无穷,青空千里。

愁草树依依,关城初闭。

对月黄昏,角声傍烟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1:02

诗词名称: 庆春泽(般涉调)

作者: 张先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飞阁危桥相倚。人独立东风,满衣轻絮。
还记忆江南,如今天气。正白苹花,绕堤涨流水。
寒梅落尽谁寄。方春意无穷,青空千里。
愁草树依依,关城初闭。对月黄昏,角声傍烟起。


白话文翻译:

飞阁和危桥相互依靠,独自站在东风中,衣服上满是轻盈的柳絮。
还记得江南的美景,如今的天气正好,白色的苹花绕着堤岸,流水渐涨。
寒梅已经落尽,谁来寄托我的思念?春意正浓,天空一片蔚蓝。
愁苦的草木依依,关城刚刚关闭。对着月光的黄昏,角声在烟雾中响起。


注释:

  • 飞阁:高耸的楼阁,象征着美好的景色与繁华。
  • 危桥:摇摇欲坠的桥,暗示着不安的心情。
  • 轻絮:柳絮,春天的景象,代表着温暖和柔和的气息。
  • 白苹花:白色的苹花,描绘春天的花朵,增添了生机。
  • 寒梅:指寒梅花,象征坚韧与孤独。
  • 关城:关口和城门,象征着隔离与关切。

典故解析:

  • 江南:古代文人常用来指代美丽的南方水乡。
  • 角声:古代乐器,常在夜晚或黄昏时分吹奏,增添了离愁与孤独的氛围。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先,字公权,号云间,宋代词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作品风格清新婉约。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春季,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怀念与对春天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个人的孤独。

诗歌鉴赏:

《庆春泽》是一首典型的春日抒情诗,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美好向往以及对过去江南生活的深切怀念。诗中“飞阁危桥相倚”一句,既描绘了自然的美,又暗示了内心的动荡不安。整首诗借助春天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既明媚又稍显忧伤的气氛。

诗中“寒梅落尽谁寄”,通过对寒梅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仿佛在问: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谁能寄托我的思念与愁苦?“愁草树依依,关城初闭”,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愁苦,关城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似乎在暗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在清新的春光中,透出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微妙联系,呼应了宋代词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飞阁危桥相倚:描绘了高阁与桥的景象,象征着美丽与不安。
    • 人独立东风,满衣轻絮:表现出作者在春风中孤独的情感,衣服上点缀的柳絮增添了春天的柔和。
    • 还记忆江南,如今天气:回忆江南的美好,与现实对比,感受到时光的流逝。
    • 正白苹花,绕堤涨流水: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生机与活力。
    • 寒梅落尽谁寄: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失去后的惆怅。
    • 方春意无穷,青空千里: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天空辽阔,表达了无限的可能性。
    • 愁草树依依,关城初闭:描绘了孤独的情景,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 对月黄昏,角声傍烟起:在黄昏时分对着月亮,角声在烟雾中响起,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飞阁”和“危桥”比喻美好与不安。
    • 拟人:草木的“依依”传达出情感上的人性化。
    • 对仗:运用对仗手法增强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好的怀念与对孤独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个体在自然与人际关系中的微妙情感。

意象分析:

  • 飞阁:象征着美好的景象与理想。
  • 寒梅:象征坚韧与孤独,代表着内心的情感。
  • 白苹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东风:象征着温暖与生机,同时也暗示着变化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梅”代表了什么?

    • A. 美丽的景象
    • B. 坚韧与孤独
    • C. 春天的生机
    • D. 人际关系的温暖
  2. 诗中“飞阁危桥相倚”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不安
    • C. 怀念
    • D. 孤独
  3. 诗中提到的“对月黄昏,角声傍烟起”给人带来了怎样的氛围?

    • A. 热闹
    • B. 宁静与孤独
    • C. 欢乐
    • D. 疲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宋之问《渡汉江》
  • 诗词对比

    • 张先的《庆春泽》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孤独感,但前者更侧重描绘春天的美好与忧伤,李白则通过月光和酒表达了对生活的洒脱与豁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青玉案 送友 青玉案·访旧 青玉案 前题 和芸窗韵 青玉案·有寄 青玉案(同前) 青玉案 其二 访蒋存鲁南湖园居 青玉案 赠内 青玉案·群魔散尽真何乱 青玉案 青玉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革字旁的字 水旱频仍 包含馁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辨志 睚眦之怨 支字旁的字 包含堕的词语有哪些 声希味淡 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胪胀 摘译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砥砺名行 抟垸 包含诜的词语有哪些 矜贫救厄 笔底烟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