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0:18
送欧阳秀才赴举
齐己 〔唐代〕
莫疑空手去,无援取高科。
直是文章好,争如德行多。
烟霄心一寸,霜雪路千坡。
称意东归后,交亲那喜何。
不要怀疑手无寸铁地前往,没人帮助你去获取高科(考试的高分)。
文章写得再好,又怎能比得上德行更为重要呢?
心在云霄中一寸,走的路却是霜雪覆盖的千山万坡。
称心如意地回到家乡后,与亲友的相聚又有什么特别的快乐呢?
齐己(约704—770年),唐代诗人,字子华,号齐己,生于今四川省。他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之一,以五言绝句见长,作品多抒情和咏志,常表现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此诗写于唐代科举制度盛行的背景下,诗人以朋友赴京赶考为题,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强调德行的重要性及人生道路的艰难。
《送欧阳秀才赴举》是一首寄托了深厚情感的送别诗,齐己通过对朋友的送别表达了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反思。开篇的“莫疑空手去,无援取高科”,既是对好友的鼓励,又隐含了对科举制度的冷静思考。诗人认为,虽无外在帮助,但只要有文章才能,依然可以取得成就。
接下来的“直是文章好,争如德行多”,则明确指出了德行比才华更为重要,展现了诗人对道德的重视。这一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突出,因为科举考试强调的是文才,而诗人却提醒人们不应忽视内在的修养与品德。
“烟霄心一寸,霜雪路千坡”通过对比展现出理想的高远与现实的艰难,诗人用“烟霄”与“霜雪”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前进之路的艰辛与理想的遥远,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坚持。
最后一句“称意东归后,交亲那喜何”则是对未来的感慨,虽然回到家乡与亲友相聚,但内心的喜悦似乎并不如预期,这种情感的复杂性让整首诗更加深邃,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的探讨。
整首诗在语言上精炼而富有哲理,通过对比的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引发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不应忽视内在的修养与品德。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对人生路途艰辛的感慨。
这些意象在诗中传递出一种矛盾的情感,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强调德行
C. 描述自然景观
“烟霄心一寸”中的“烟霄”指的是什么?
A. 低处
B. 高远的天空
C. 雾霭
诗人对朋友的态度是?
A. 消极
B. 鼓励与劝诫
C. 不关心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齐己的作品更注重内在的思考与道德的探讨,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达情感的直接与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