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4:48
登上方寺塔
作者: 刘统勋 〔清代〕
铅黄眯目两旬余,梵宇临高快意初。
一带河流来苍莽,四天楼阁敞晴虚。
登场禾黍秋将晚,入望烟林叶半疏。
暂向僧寮话陈迹,风回清听散钟鱼。
在这铅黄的光线下,我眯着眼睛已经两周多了,站在高耸的寺庙上,初次感受到这种快意。
一条河流蜿蜒而来,显得苍茫辽阔,四周的楼阁在晴空下显得开阔无比。
登上塔顶,秋天的禾黍已经进入晚期,远望烟雾缭绕的树林,叶子也开始稀疏。
我暂时在僧舍中谈论一些往事,微风轻轻吹来,清脆的钟声和水声交织在一起。
作者介绍: 刘统勋,清代诗人,字子固,号宗彭,生于明末,卒于清初。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统勋游历方寺塔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个人的哲学思考。塔高耸入云,象征着心灵的追求与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刘统勋的《登上方寺塔》以清新脱俗的笔调描绘了高耸寺塔的壮丽与周围自然的广阔,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怀。诗的开头通过“铅黄眯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沉闷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对世事的思考。接着,描绘了寺庙的宏伟与河流的蜿蜒,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中“禾黍秋将晚”不仅是对季节的描摹,也传递出一种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的“暂向僧寮话陈迹”,则表现出诗人与僧侣的交流,仿佛在探讨人生的意义与追求。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美的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情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测试:
“铅黄”的意思是?
A. 明亮 B. 阴沉 C. 宁静
诗中提到的“禾黍”主要指什么?
A. 秋天的景象 B. 诗人的思考 C. 农作物
诗的最后一句“风回清听散钟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宁静 C. 激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