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表弟章廷凭得象知邵武军归化县

《表弟章廷凭得象知邵武军归化县》

时间: 2025-05-05 15:43:05

诗句

几年索米住京师,新得东堂桂一枝。

宰邑弦歌循吏政,还乡鸡黍故人期,于公阴德知终大,万石家风喜不衰。

毛义动容初捧檄,太邱积德旧刊碑。

甘棠二纪民犹爱,苦蘗三年吏不欺。

桑梓经过身昼锦,庭闱扶侍鬓垂丝。

元方惠化傳遒铎,令伯欢心献寿户。

邦境中分同鲁卫,政声相应似埙箎。

尝思竹马游從日,又见风鹏奋击时。

执手勉君勤素业,归来更直凤皇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3:05

原文展示:

几年索米住京师,新得东堂桂一枝。 宰邑弦歌循吏政,还乡鸡黍故人期, 于公阴德知终大,万石家风喜不衰。 毛义动容初捧檄,太邱积德旧刊碑。 甘棠二纪民犹爱,苦蘗三年吏不欺。 桑梓经过身昼锦,庭闱扶侍鬓垂丝。 元方惠化傳遒铎,令伯欢心献寿户。 邦境中分同鲁卫,政声相应似埙箎。 尝思竹马游從日,又见风鹏奋击时。 执手勉君勤素业,归来更直凤皇池。

白话文翻译:

在京师多年为官,最近得到了东堂的一枝桂花。 治理县邑如同弹奏弦歌,遵循着良好的政治原则,回到家乡与老朋友相聚,共享鸡黍之宴。 于公的阴德终将显赫,万石的家风喜气不衰。 毛义初次捧檄时感动不已,太邱积累的德行早已刻在碑上。 甘棠树下,二十年来民众依然爱戴,苦蘗树旁,三年来的官吏不曾欺压。 经过桑梓之地,身披锦绣,家中扶侍,鬓发已垂丝。 元方的惠政传播着遒劲的钟声,令伯的欢心献给了长寿之家。 国家的边界如同鲁卫之分,政声相应如同埙箎之和。 曾经思念竹马游玩的日子,又见风鹏奋击之时。 握手勉励你勤奋于素业,归来后更直面凤凰池。

注释:

  • 索米:指为官。
  • 东堂桂一枝:比喻得到官职。
  • 宰邑:治理县邑。
  • 弦歌:比喻良好的政治治理。
  • 鸡黍:指简单的饭菜,这里指与老朋友相聚。
  • 于公阴德:指于公的隐秘德行。
  • 万石家风:指家族的良好风气。
  • 毛义动容:指毛义感动的样子。
  • 太邱积德:指太邱积累的德行。
  • 甘棠:指甘棠树下,比喻民众爱戴。
  • 苦蘗:指苦蘗树旁,比喻官吏不欺压。
  • 桑梓:指故乡。
  • 昼锦:指身披锦绣。
  • 庭闱:指家中。
  • 元方惠化:指元方的惠政。
  • 遒铎:指遒劲的钟声。
  • 令伯欢心:指令伯的欢心。
  • 寿户:指长寿之家。
  • 鲁卫:指鲁国和卫国,比喻国家的边界。
  • 埙箎:指古代的乐器,比喻和谐。
  • 竹马:指童年时的游玩。
  • 风鹏:指风鹏奋击,比喻壮志。
  • 素业:指平凡的事业。
  • 凤皇池:指官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号东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尤以诗文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典故,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亿为祝贺表弟章廷凭得象知邵武军归化县而作。诗中表达了对表弟的祝贺和勉励,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看法和对家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表弟章廷凭得官的祝贺,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理解和对家乡的深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如“东堂桂一枝”、“甘棠二纪民犹爱”等,既表达了对表弟的祝福,也体现了作者对政治清明的向往和对民众爱戴的珍视。诗的结尾“执手勉君勤素业,归来更直凤皇池”,更是对表弟的勉励和对未来的期许,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几年索米住京师,新得东堂桂一枝。”:表达了作者在京师为官多年,最近得到了官职的喜悦。
  2. “宰邑弦歌循吏政,还乡鸡黍故人期,”:描绘了表弟治理县邑的良好政绩,以及回到家乡与老朋友相聚的情景。
  3. “于公阴德知终大,万石家风喜不衰。”:赞扬了于公的隐秘德行终将显赫,以及家族的良好风气。
  4. “毛义动容初捧檄,太邱积德旧刊碑。”:表达了毛义初次捧檄时的感动,以及太邱积累的德行早已刻在碑上。
  5. “甘棠二纪民犹爱,苦蘗三年吏不欺。”:比喻民众对表弟的爱戴,以及官吏不欺压民众。
  6. “桑梓经过身昼锦,庭闱扶侍鬓垂丝。”:描绘了表弟经过故乡时的荣耀,以及家中扶侍的情景。
  7. “元方惠化傳遒铎,令伯欢心献寿户。”:赞扬了元方的惠政传播着遒劲的钟声,以及令伯的欢心献给了长寿之家。
  8. “邦境中分同鲁卫,政声相应似埙箎。”:比喻国家的边界如同鲁卫之分,政声相应如同埙箎之和。
  9. “尝思竹马游從日,又见风鹏奋击时。”: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思念,以及对壮志的期许。
  10. “执手勉君勤素业,归来更直凤皇池。”:勉励表弟勤奋于平凡的事业,归来后更直面官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东堂桂一枝”比喻得到官职,“甘棠二纪民犹爱”比喻民众爱戴。
  • 对仗:如“宰邑弦歌循吏政,还乡鸡黍故人期”中的对仗。
  • 典故:如“毛义动容初捧檄”引用毛义的典故,“太邱积德旧刊碑”引用太邱的典故。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表弟的祝贺和勉励,以及对官场生涯的理解和对家乡的深情。诗中通过对表弟的祝福和对官场的描绘,表达了对政治清明的向往和对民众爱戴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堂桂一枝:比喻得到官职。
  • 甘棠:比喻民众爱戴。
  • 苦蘗:比喻官吏不欺压。
  • 桑梓:比喻故乡。
  • 昼锦:比喻荣耀。
  • 凤皇池:比喻官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堂桂一枝”比喻什么? A. 得到官职 B. 得到荣誉 C. 得到财富 D. 得到知识

  2. 诗中“甘棠二纪民犹爱”中的“甘棠”比喻什么? A. 民众爱戴 B. 官吏清廉 C. 政治清明 D. 家乡美景

  3. 诗中“执手勉君勤素业,归来更直凤皇池”表达了什么? A. 对表弟的祝贺 B. 对表弟的勉励 C. 对表弟的思念 D. 对表弟的期待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的看法。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对比:

  • 杨亿的《表弟章廷凭得象知邵武军归化县》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的看法,但杨亿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表弟的祝贺和勉励,而王安石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期许。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杨亿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西施舌 满江红·雨洗新秋 满江红 遁庵兄以闵菊乐府见示三复之馀倚歌和之 满江红(自和) 满江红 夏 满江红·寄清远姊 满江红(梅) 满江红 其一 寿张研铭五十 满江红 赠友 满江红 避日寇入北京。凭庑愁坐,示内子惠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鼎字旁的字 包含箫的词语有哪些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嶙嶒 蓬开头的成语 辗转伏枕 昏定晨省 寰甸 长谈阔论 综达 属辞比事 失之交臂 長字旁的字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玉字旁的字 景入桑榆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