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毛老斗牛

《毛老斗牛》

时间: 2025-05-11 19:51:34

诗句

牛牛尔何争,于此辄斗怒。

长鞭闹儿童,大炬走翁妪。

苍{狄火换娄}八九子,骇立各四顾。

何时解角归,茅舍江村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51:34

原文展示:

毛老斗牛 文同 〔宋代〕

牛牛尔何争,于此辄斗怒。 长鞭闹儿童,大炬走翁妪。 苍狄火换娄八九子,骇立各四顾。 何时解角归,茅舍江村暮。

白话文翻译:

牛啊牛,你们为何在这里争斗发怒? 孩子们挥舞着长鞭嬉戏,老人们拿着火把奔跑。 苍狄的火焰换成了娄八九子,惊恐地站立四处张望。 何时才能解开角斗,回到那江村茅舍的黄昏?

注释:

  • 牛牛尔何争:牛啊牛,你们为何争斗。尔,你。
  • 于此辄斗怒:在这里就发怒斗起来。辄,就。
  • 长鞭闹儿童:儿童们挥舞长鞭嬉戏。
  • 大炬走翁妪:老人们拿着火把奔跑。
  • 苍狄火换娄八九子:苍狄的火焰换成了娄八九子。苍狄,古代部族名。娄八九子,可能是指另一种火焰或景象。
  • 骇立各四顾:惊恐地站立四处张望。
  • 何时解角归:何时才能结束角斗回家。
  • 茅舍江村暮:江村茅舍的黄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田园风光和日常生活。此诗通过描绘牛斗的场景,反映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文同在观察乡村生活时,对牛斗这一常见现象的即兴创作。通过牛斗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牛斗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中“长鞭闹儿童,大炬走翁妪”一句,既描绘了孩子们的嬉戏,也展现了老人们的活动,生动地勾勒出一幅乡村生活的画卷。而“何时解角归,茅舍江村暮”则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赞美。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体现了文同清新自然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牛牛尔何争,于此辄斗怒:开篇直接提出问题,牛为何在这里争斗发怒,引发读者思考。
  2. 长鞭闹儿童,大炬走翁妪:通过儿童和老人们的活动,描绘出乡村生活的热闹场景。
  3. 苍狄火换娄八九子,骇立各四顾:描绘了火焰的变化和人们的惊恐反应,增加了诗的戏剧性。
  4. 何时解角归,茅舍江村暮: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牛斗能早日结束,回归宁静的乡村生活。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牛拟人化,问它们为何争斗,增加了诗的趣味性。
  • 对仗:“长鞭闹儿童,大炬走翁妪”中,“长鞭”与“大炬”,“儿童”与“翁妪”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牛斗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赞美。诗人通过生动的场景和朴实的语言,传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牛斗:象征着争斗和冲突。
  • 长鞭、大炬:象征着乡村生活的热闹和活力。
  • 苍狄火换娄八九子:象征着变化和不确定性。
  • 茅舍江村暮:象征着宁静和和谐的乡村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鞭闹儿童,大炬走翁妪”描绘了什么场景? A. 乡村的宁静生活 B. 乡村的热闹活动 C. 牛斗的激烈场面 D. 火焰的变化 答案:B

  2. 诗中“何时解角归,茅舍江村暮”表达了什么? A. 对牛斗的担忧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火焰变化的惊恐 D. 对乡村生活的厌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文同的其他田园诗,如《村居》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主题。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虽然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创作。
  • 《文同诗集》:文同的诗集,收录了他的主要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忆故园 鹧鸪天 其六 鹧鸪天 次韵酬夏幼达见赠,幼达,吷庵第三子也 鹧鸪天 书怀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二 和仲坚 鹧鸪天 赞举公 鹧鸪天 悼君冶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擒二毛 先字旁的字 东山再起 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撒痴 又字旁的字 轻松愉快 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临门 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鸟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如不胜衣 敬如上宾 公田口井 跃跃欲试 甄神 包含臻的词语有哪些 厂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