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4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48:41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曾经在深山桃源中宴乐,伴随着舞鸾歌凤的美妙音律。长久以来我记得分别的那一刻,泪水交织着送别的情景。就像梦一样,梦一样,残月与落花在烟雾中显得沉重。
“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宁静美好的理想世界。诗中提及“桃源”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李存勖(885年-943年),字存勖,号兴化,五代时期后晋的开国皇帝。他的诗歌多抒情,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个性。
此诗创作于李存勖的政治生涯中,经历了权力斗争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感伤。
《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词作,透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开头两句描绘了在理想境地“桃源”中欢聚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宁静与欢快的气氛,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随着诗句的推进,情感逐渐转向对离别的深切怀念,尤其是“和泪出门相送”一句,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送别时的悲伤与不舍。这种情感的转换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戏剧性,仿佛在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沉浸于美好回忆与伤感离别的情境中。
“如梦,如梦”两句反复强调了梦的虚幻,暗示着美好时光的易逝,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反差。最后的“残月落花烟重”更是用意象的变化进一步加深了诗中情感的分量,残月与落花象征着美好的逝去与对过往的沉重追忆,给人一种强烈的感伤。
整首词通过对桃源宴乐的回忆与对离别的哀伤,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层次丰富,意境深远。
诗中提到的“桃源”象征什么? A. 理想生活 B. 战争 C. 贫穷
“如梦,如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开心与快乐 B. 怀念与无奈 C. 愤怒与不满
诗中提到的“残月”主要象征什么? A. 希望 B. 时间流逝 C. 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