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48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作者: 王维 〔唐代〕
圣代无隐者,
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
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
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
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
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
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
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
勿谓知音稀。
在这个盛世中没有隐士,英才们纷纷归来。
这使得东山的隐士,不得不顾及春天的野菜。
既然已经来到金门之外,谁又能说我的道路不正呢?
在江淮之间度过寒食节,在京洛缝制春衣。
在长安的路上摆酒相聚,却与我心意相违。
我本应乘着桂树的船行驶,但没多久就拂动了荆棘的门扉。
远处的树带着行客,孤城在落日余晖中。
我的谋划不被采用,别说知音难得。
王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生于701年,卒于761年。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中常融入禅宗思想,追求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这首诗写于王维与好友綦毋潜的离别之际。綦毋潜因落第回乡,王维以此诗表达对朋友的惋惜和对理想的追求。
王维的《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五言古诗,通过对隐士与士人的对比,表现了王维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的开头以“圣代无隐者”引入,直指盛世之下,人才纷纷涌现,隐士的价值似乎被淹没。王维用“东山客”象征那些选择隐退的人,展现了对社会理想的失落感。接下来的“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琐碎,映射出人生的无奈。
在“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中,王维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对理想的坚持,尽管聚会的欢愉却掩盖不了内心的孤独。最后几句“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以景结情,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愁绪,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反映了王维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与哲理思考。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反映了王维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失落感,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王维的《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友谊的珍视
B. 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C. 对人生理想的思考
D. 以上全部
诗中提到的“东山客”指的是:
A. 王维
B. 陶渊明
C. 綦毋潜
D. 李白
“同心与我违”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孤独
B. 欢愉与快乐
C. 期待与希望
D. 忧愁与困惑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对比,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豪情与奔放,而王维的诗则更为内敛与哲理,两者在表达情感时展现出不同风格与情境。王维关注的是内心的追求与思索,而李白则重在对外在世界的豪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