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0:0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0:04:28
梦李白二首·其一
作者: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生离死别带来的痛苦,以及朋友在梦中出现的情景,显示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尽管在梦中重逢,但又感到那不是生前的灵魂,心中充满疑虑与惆怅。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意象描绘出对友人身世的担忧,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作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风格沉郁,情感真挚。杜甫一生经历了盛唐的繁荣与安史之乱的动荡,因而其诗作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梦李白二首》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他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身处困境之中,思念已故的朋友李白。李白的豪放与自由精神对杜甫有着深远的影响,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梦李白二首·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诗作,通过对生死离别的细腻描摹,展现了杜甫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歌开头以“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引出主题,表现了离别带来的心灵创伤。接着通过“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描绘出杜甫身处的困境,这不仅是对地理环境的描写,更是对当时社会动荡的隐喻。
当故人李白在梦中出现时,杜甫既感到欢喜又充满疑虑,“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这句表达了对友人灵魂真实与否的困惑,暗示着生死之间的距离使人难以捉摸。接下来的意象如“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更是映衬了李白的自由与他所处的困境。
整首诗以“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结束,象征着不应让有才华的人被束缚,展现了杜甫对友人的期望与无奈。通过这首诗,杜甫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对社会动荡和人生命运的深思。
全诗围绕着对李白的怀念,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反映出杜甫深刻的人生哲学和对社会的关怀。
诗中“死别已吞声”是什么意思?
“江南瘴疠地”指的是哪里?
诗中提到的“蛟龙”象征什么?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