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同题仙游观

《同题仙游观》

时间: 2025-04-22 10:53:45

同题仙游观

诗句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0:53:45

原文展示:

同题仙游观
作者:韩翃 〔唐代〕

仙台初见五城楼,
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
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
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
人间亦自有丹丘。

白话文翻译:

在仙台上首次看到五城楼,
风景萧瑟,刚刚停息的雨水。
远山的色彩与秦树在晚霞中交融,
近处的砧声传来,仿佛在报导汉宫的秋天。
稀疏的松影洒落在空旷的坛上,
细草的香气悠然自得在小洞中弥漫。
何必再去遥远的方外寻觅,
人间也自有仙人的丹丘。

注释:

  • 仙台:这里指的是一个高台,象征着仙境或超凡脱俗的地方。
  • 五城楼:可能指的是某个历史或神话中的五座城楼,象征着壮丽的景观。
  • 凄凄:形容风景凄凉,带有一种悲伤的美感。
  • 砧声:砧板发出的声音,古时多用于形容制作衣物的情景。
  • 丹丘:有仙人居住的山丘,象征理想的居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翃,唐代诗人,字景仁,出身于一个有文化的家庭,曾任官职。其诗作风格多样,尤其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览仙游观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间美好生活的珍视,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精神追求与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同题仙游观》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仙台初见五城楼”,便给人以崇高而美丽的想象。诗人在此地感受到了风物的凄凉,而这种凄凉又与自然的美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下来的山色与砧声,更是将自然与人文巧妙结合,显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理解。诗的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人间美好生活的珍视,强调了即便不去追寻遥远的仙境,生活中也有许多珍贵的美好存在,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初见五城楼的情景,给人以高远的感觉。
  • 第二联通过“风物凄凄”传达出一种萧索的情感。
  • 第三联将远处的山色与秦树相连,暗含历史的深远。
  • 第四联通过“砧声”描绘出秋天的氛围,传达出人间的生活气息。
  • 第五联的“疏松影落”营造了宁静的氛围。
  • 第六联的“细草香闲”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悠闲与自在。
  • 第七联强调不必去寻求遥远的仙境。
  • 第八联总结了人间的美好,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满意。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如“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 比喻:将人间的美好比作仙境,展现了人生的哲理。
  • 意象:如“仙台”、“五城楼”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间生活的珍视,以及对远离世俗的哲思,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台:象征着理想与超脱。
  • 五城楼:象征着壮丽的景观和历史的厚重。
  • 砧声:代表着普通生活的真实与温暖。
  • 丹丘:象征着理想的居所与心灵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仙台”指的是什么?

    • A. 仙境的城堡
    • B. 一个高台
    • C. 远方的山峰
  2. “砧声”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秋天的到来
    • B. 忙碌的生活
    • C. 自然的宁静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追求远方的理想
    • B. 珍视现实生活的美好
    •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风光,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李白《庐山谣》:展现了对山水的赞美,情感却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韩翃诗集》

赏析

  此诗写道士的楼观,是一首游览题咏之作,描绘了雨后仙游观高远开阔、清幽雅静的景色,盛赞道家观宇胜似人间仙境,表现了诗人对道家修行生活的企慕。   诗的前三联描绘了雨后仙游观观内观外的景色。首联点明时地,切中题目“仙游观”,并描写了天气情况。颔联写观外秋夜景物,先是“见”“秦树”,后是“闻”“砧声”。颈联写观内景物,先写高处“空坛”的静,后写低处“小洞”的幽,点明是道士居处,形象地展现了仙游观宁静娴雅的景色。末联直抒胸臆,引用《远游》之语,称赞这地方是神仙居处的丹丘妙地,不用再去寻觅他方了,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作者见到仙游观,正是宿雨初收、风物凄清的时候。暮霭中,山色与秦地的树影遥遥相连,捣衣的砧声,似在报告着汉宫进入了秋天。疏疏落落的青松投下纵横的树影,道坛上空寂宁静,细草生香,洞府幽深。整首诗,有远景,有近景,着力刻画的是道观幽静的景物。   全诗语言工美秀丽,音调宛转和鸣,读来琅琅上口。但内容却是空泛而无多大深意,只可吟咏,不可玩味。

相关查询

醉蓬莱 次韵子由召伯埭见别三首 其一 拟题织锦图 和书天庆观贺秘监堂三首 齐逸亭 海康书事十首 念奴娇(咏柳) 失调名 与倪老伯辉九曲池有怀元龙参寥 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刀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包含偶的成语 向火乞儿 旨酒嘉肴 杯水之谢 寿结尾的成语 旗布星峙 住脚 宴请 豆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穴宝盖的字 包含拙的词语有哪些 雠仇 狼顾麇惊 木头人儿 圆眼 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