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兴六首

《感兴六首》

时间: 2025-04-26 02:46:08

诗句

皂鵰狞觜爪,飞走披肝脑。

不知游猎儿,必尔韝上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6:08

原文展示:

感兴六首
作者: 贺铸
皂鵰狞觜爪,飞走披肝脑。
不知游猎儿,必尔韝上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只凶猛的黑鹰,它的嘴爪狞厉,飞起时似乎要撕裂猎物的肝脑。而游猎的孩子们却不知危险在身,终究会在猎场上遭遇老鹰的袭击。

注释:

  • 皂鵰:黑鹰,常用作捕猎的鸟类。
  • 狞觜爪:狞厉的嘴和爪子,形容其凶狠。
  • 披肝脑:形象地描绘猎物被撕裂的惨状。
  • 游猎儿:指游玩的猎人或孩子,意在表现他们的无知与天真。
  • :韧,指猎物或猎场的老练、经验。

典故解析:

黑鹰作为猛禽,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力量和凶猛。在某些文化中,黑鹰也代表着不幸或死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50年-1126年),字承天,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诗人,擅长词作,融入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贺铸的创作多受当时社会环境及个人经历影响,这首诗可能源于他对狩猎活动的观察或感受,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贺铸的《感兴六首》以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引人入胜。开头以“皂鵰狞觜爪”描绘了黑鹰的凶猛,令人不寒而栗。通过对猎物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残酷,还有对游猎者天真无知的深刻反思。诗句简洁而有力,充满了力量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脆弱和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带有一种警示意味,提醒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要警惕潜在的危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皂鵰狞觜爪:黑鹰凶狠的嘴和爪子,强烈地展现出它的捕猎本能。
  • 飞走披肝脑:形象地描绘了猎物被撕裂的惨状,营造出一种生死攸关的紧张氛围。
  • 不知游猎儿:指出游猎的孩子们对危险的无知。
  • 必尔韝上老:暗示这些孩子们最终将受到自然法则的惩罚,带有一种宿命论的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黑鹰比作凶猛的捕食者,强调其危险性。
  • 拟人:赋予黑鹰以猎人的特征,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残酷,表现了对无知和天真的警示,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黑鹰:象征力量与凶猛,同时也代表着死亡与危险。
  • 猎物:反映自然界的生死法则,暗示脆弱与无助。
  • 游猎儿:代表无知的年轻一代,体现了对生活的天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皂鵰”指的是什么动物?
    A. 白鹤
    B. 黑鹰
    C. 鹰嘴鹳
    D. 杜鹃

  2. 在诗中,游猎儿的状态如何?
    A. 聪明
    B. 无知
    C. 勇敢
    D. 机智

  3. 诗中提到的“韝上老”暗示了什么?
    A. 逃脱
    B. 胜利
    C. 受伤
    D. 失败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贺铸与陶渊明的自然描写各具特色,贺铸关注自然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而陶渊明则倾向于描绘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文学视角。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幸白鹿观应制 游禁苑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 奉和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闰九月九日幸总持寺登浮图应制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奉和春日游苑喜雨应制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诏记 蚁阵蜂衙 走之旁的字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髟字旁的字 垛充 斤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饅饼 积沙成滩 房型 重关 包含飇的词语有哪些 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相机行事 臼字旁的字 中馈乏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