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1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14:37
路傍纷纷送者谁,相顾泪下如绠縻。
妻牵郎衣留不得,儿抱斧颈尤可悲。
寄声征夫且止泪,矫情勿为识者窥。
国贫端坐养士耳,汝曹衣廪民血髓。
边头战士寒堕指,霜风猎猎阵云起,
湓城善地亦靠里。
路边送别的人纷纷在场,彼此对视泪流满面,如同被绳子束缚。
妻子牵着丈夫的衣衫却无法相留,孩子抱着斧头的脖子更令人悲哀。
寄语征夫暂且止住眼泪,矫情的情感不要让旁人看见。
国家贫弱只能坐着养活士人而已,你们的衣食来源于百姓的血肉。
边疆的战士寒风中手指发抖,霜风呼啸,阵云开始聚集,
湓城的良地也只能依靠内地的支持。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1123年,卒于1184年。他的诗歌以豪放、悲壮著称,尤其在描写历史、战争和民生方面具有深刻的洞察力。
创作背景:
《观调发四首》是刘克庄在国家动荡和民生困苦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百姓艰难生活的关怀。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离别的悲痛与无奈,深刻反映了战乱带来的家庭破碎和人民的苦难。开篇就以“路傍纷纷送者谁”引入,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送别者的眼泪如绳索般束缚了彼此的心灵,显示出情感的深厚。接着,诗人以妻子和孩子的形象,进一步加深悲痛的情感,传达出在战争面前,家庭的无助与悲伤。
而“矫情勿为识者窥”一句,既是一种自我安慰,也反映了在苦难面前,个体情感的无奈与隐忍。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国家和士人责任的思考,指出国家的贫弱使得士人仅能安坐,而这些士人的生活又是以民众的牺牲为代价,揭示了社会的深层矛盾。
整首诗以“霜风猎猎阵云起”结尾,诗人通过描绘战场的气氛,传达出一种紧迫感,似乎预示着未来的战争将更为惨烈,进一步加重了对国家与百姓命运的忧虑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哀痛,反映了战争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对国家责任的思考,传达出诗人对民众苦难的关怀和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刘克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绠縻”主要用来描述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哪种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