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咏一百首·夏无且

《杂咏一百首·夏无且》

时间: 2025-04-29 10:28:22

诗句

秦法严堂陛,秦兵绕殿庐。

如何危急际,只有一无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28:22

原文展示:

秦法严堂陛,秦兵绕殿庐。
如何危急际,只有一无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秦朝统治下的严酷法治与军事重压:
在秦朝的法令如铁般严厉的统治之下,兵士们环绕着宫殿驻扎。
在如此危急的时刻,只有一种声音响起,那就是“无且”。

注释:

  • 秦法:指的是秦朝的法律,历史上以严酷著称。
  • 严堂陛:形容法庭或朝堂的严厉。
  • 秦兵:指秦朝的军队,象征着压迫和控制。
  • 殿庐:指的是宫殿以及周围的建筑,象征权力和统治中心。
  • 危急际:危急的时刻,面临重大危机。
  • 一无且:在此处可能代表一种无助的状态,或者是对现状的无奈与叹息。

典故解析: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朝代,以其法治和军事强盛著称。诗中提到的“秦法”与“秦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压迫与艰难,历史背景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0年-1245年),字梦阮,号石庵,浙江人,南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其作品多以政治、历史、哲理为题材,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社会现状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秦朝的回顾,抒发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感慨与忧虑,表现出对法治与军事暴力的批判。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夏无且》是一首具有强烈历史感与现实关怀的诗作。诗中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秦朝的法治与军队的压迫,展现出一种无奈的抗争与对现状的深刻反思。第一句“秦法严堂陛”,通过“严”字强调了法律的严格与冷酷,仿佛让人感受到在那种压迫下生存的压抑感。接着“秦兵绕殿庐”,让人联想到军队的威慑,权力的无情与冷酷。

整首诗以“如何危急际,只有一无且”作为结尾,表达了在危急关头,似乎没有任何解救的希望,只有一种无奈与叹息。这种情感的渗透使得诗歌具有了深邃的思考与情感的共鸣,仿佛在呼唤着人们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关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秦法严堂陛”:描写秦朝法治的严厉,给人以压迫感。
    • “秦兵绕殿庐”:军队的存在象征着权力的控制与威慑。
    • “如何危急际”:提出一个疑问,反映出对危机的感慨。
    • “只有一无且”:表达无奈和绝望的情绪。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秦法”和“秦兵”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隐喻:“一无且”隐含了无助和绝境的深意。
  • 主题思想: 该诗反映了对权力的批判与对民生困境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在强权之下的无奈与愤懑。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秦法:象征着严酷的法律制度。
    • 秦兵:代表着军事力量与压迫。
    • 殿庐:象征着权力中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秦法”指的是什么? A. 秦朝的法律
    B. 秦朝的军事
    C. 秦朝的文化

  2. “如何危急际”的意思是?
    A. 在危急的时刻
    B. 如何面对
    C. 没有危险

  3. 该诗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A. 生活的美好
    B. 法治与权力的压迫
    C. 个人的成功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兵车行》:同样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苦痛。
  • 白居易的《卖炭翁》:关注社会底层的生活现状。

诗词对比:

  • 杜甫与刘克庄在对待政治压迫的态度上,杜甫更多反映个人遭遇,而刘克庄则更偏向历史的反思与批判。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连雨 读道德经 东坡种花二首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四 和韦庶子远坊赴宴未夜先归之作兼呈裴员外 与牛家妓乐雨后合宴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朝回与王炼师游南山下 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 郡斋暇日辱常州陈郎中使君早春晚坐水西馆书事诗…酬之 岁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歺字旁的字 径畛 九五之尊 克字旁的字 包含燧的词语有哪些 格杀弗论 秃宝盖的字 有如大江 炎凉世态 不胜其苦 徽德 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支床叠屋 用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登崇俊良 本开头的成语 相提并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