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3:37
河阳歌
作者:李贺 〔唐代〕
染罗衣,秋蓝难著色。
不是无心人,为作台邛客。
花烧中潬城,颜郎身已老。
惜许两少年,抽心似春草。
今日见银牌,今夜鸣玉晏。
牛头高一尺,隔坐应相见。
月从东方来,酒从东方转。
觥船饫口红,蜜炬千枝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着染色罗衣的美人,然而秋天的蓝色却难以渲染她的衣服。她并不是一个无情之人,而是为了迎合台邛的客人。花在潬城中燃烧,颜郎的年华已然渐老。可惜那些年轻人,心中如春草般抽搐。今天我看到银牌,今晚听到玉晏的鸣响。牛头高了一尺,我们隔着座位应该能相见。月亮从东方升起,酒亦从东方流转。觥船上的酒红如蜜,蜡烛的光焰如千枝般灿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奔放的诗风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多样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河阳歌》写于李贺的中年,正值其人生的巅峰时期。此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青春流逝的惋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河阳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李贺在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诗的开头以“染罗衣,秋蓝难著色”引入,使用了色彩的对比,既表达了美的追求,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提到“不是无心人,为作台邛客”,让人感受到诗人在爱情和友情中的复杂情感。
“花烧中潬城,颜郎身已老”揭示了时光流逝的无情,青春易逝,令人倍感惋惜。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年轻人的羡慕与对年华逝去的感伤。接下来的“今日见银牌,今夜鸣玉晏”描绘了欢聚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最后的意象“月从东方来,酒从东方转”,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结合,月亮与酒的意象交汇在一起,象征着相聚的欢愉与温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强烈的情感,展现了李贺对生命、青春与欢乐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青春的怀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展开,情感真挚而深刻,展现了李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河阳歌》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抽心似春草”中的“春草”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牛头高一尺”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