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5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53:15
义演法师西斋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结茅临绝岸,隔水闻清磬。
山水旷萧条,登临散情性。
稍指缘原骑,还寻汲涧径。
长啸倚亭树,怅然川光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绝壁旁结茅而居的情景,从对岸传来清脆的磬声。周围的山水显得空旷而萧条,登高远眺,心中情思渐渐散去。我稍稍指向山原骑马而去,继续寻找取水的山涧小径。最后,倚靠在亭子旁的树上,长声一啸,心中感慨万千,望着河流的光影渐渐暗淡。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著名诗人,晚唐诗风的代表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隐逸生活的理想。
《义演法师西斋》作于韦应物隐居的岁月,诗中描绘了他在山水之间的宁静生活,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逃避。
这首诗深刻地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山水田园诗的追求与赞美。开篇描绘了隐士的居所,茅草屋临绝岸而建,远处传来清脆的磬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第二句“山水旷萧条”,则展示了自然的空旷与清冷,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思索。接着,诗人借“稍指缘原骑”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似乎在寻找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而“长啸倚亭树”则是情感的宣泄,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过往的追忆。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体现了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清磬”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清脆的声音
C. 一种植物
诗人在“长啸倚亭树”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愤怒
C. 感慨
“山水旷萧条”中的“萧条”指的是什么?
A. 繁荣
B. 寂寥
C. 热闹
答案:1-B,2-C,3-B
《义演法师西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水田园的景色,但韦应物的诗更注重内心的情感表达,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