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月下会徐十一草堂

《月下会徐十一草堂》

时间: 2025-05-07 16:03:51

诗句

空斋无一事,岸帻故人期。

暂辍观书夜,还题玩月诗。

远钟高枕后,清露卷帘时。

暗觉新秋近,残河欲曙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3:51

原文展示:

月下会徐十一草堂
空斋无一事,岸帻故人期。
暂辍观书夜,还题玩月诗。
远钟高枕后,清露卷帘时。
暗觉新秋近,残河欲曙迟。

白话文翻译:

在这空荡荡的书斋里没有任何事情,约定在岸边相会的老朋友还未到来。暂时中止了夜晚的读书,写下了这首关于月亮的诗。远处的钟声传来,卧在高枕上,清晨的露水轻轻卷起窗帘。隐隐觉得新秋快要来临,残存的河水在曙光中显得迟缓。

注释:

  • 空斋:空荡的书房,这里指的是诗人独自在安静的环境中。
  • 岸帻:岸边的帽子,是古人出门时常戴的。
  • 暂辍:暂时停止。
  • 观书夜:指夜晚阅读书籍。
  • 远钟:远处的钟声,这里可能指寺庙的钟声。
  • 高枕:高高的枕头,指的是诗人躺在床上。
  • 清露:清晨的露水。
  • 暗觉:隐隐约约地感觉。
  • 新秋:新的秋天,象征着季节的更替。
  • 残河:依然流淌的河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欲曙迟:希望天亮却显得很慢。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月下”与“清露”意象的运用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以及对友人相会的期待。这种情感在唐诗中十分常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字子云,号浩然,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淡雅,常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他的诗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意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隐居于草堂之际,正值秋季,诗人独自一人,心中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感悟交织在一起,促使他写下这首诗。

诗歌鉴赏:

《月下会徐十一草堂》是韦应物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的开头以“空斋无一事”引入,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心中寂寞的情感。接着,通过“岸帻故人期”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期待,这种期待在时间的流逝中显得愈发强烈。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远钟高枕后,清露卷帘时”展示了夜晚的幽静与清新,清露的描写不仅拉近了与自然的距离,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澈与明亮。最后两句“暗觉新秋近,残河欲曙迟”则是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深思。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韦应物作为田园诗人的独特风格和对生活的思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空斋无一事:指出诗人独处的环境,暗示内心的孤独。
  2. 岸帻故人期: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凸显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3. 暂辍观书夜:显示出诗人阅读的习惯与对知识的追求。
  4. 还题玩月诗:在月光下作诗,体现了诗人创作的灵感来源。
  5. 远钟高枕后:钟声传来,打破了夜的宁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6. 清露卷帘时:清晨的露水轻轻卷起窗帘,增加了诗的意境。
  7. 暗觉新秋近:感受到秋天的来临,反映出诗人的敏感。
  8. 残河欲曙迟:残河的流淌与曙光的迟到,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空斋无一事,岸帻故人期”,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清露卷帘”,赋予露水以人的动作,使意象更加生动。
  • 象征:新秋、残河等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孤独、友谊和对自然的观察展开,表达了诗人在孤寂中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思念与孤独,常与人间情感相联系。
  • 清露:象征着纯洁与清新,体现自然之美。
  • 秋天:象征着生命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
  • 残河:象征着过往与记忆的流逝,暗示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空斋无一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忙碌的生活
    B. 孤独与宁静
    C. 欢快与热闹
    答案:B

  2. “岸帻故人期”中的“岸帻”指什么?
    A. 河边的帽子
    B. 朋友的名字
    C. 书籍的标题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远钟”意象主要用来表达什么?
    A. 生活的忙碌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对比作品:

  • 《静夜思》:李白通过月光表达思乡之情,情感更为浓烈。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在月下思念亲人,但表现出更多的忧愁与苦闷。

粗略解读:

韦应物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与友谊的细腻描绘,而李白与杜甫则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激烈,展现了不同的诗风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韦应物诗文集》
  3. 《唐代诗人韦应物研究》

相关查询

尝新茶呈圣俞 琅琊山六题·琅琊溪 下牢溪 人日聚星堂燕集探韵得丰字 闻颍州通判国博与知郡学士唱和颇多因以奉寄 题张应之县斋 荷叶 感兴五首 智蟾上人游南岳 丰乐亭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秃宝盖的字 虎字头的字 庭宇 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铺路 不知自爱 上勤下顺 楼槛 见见闻闻 包含墙的成语 包含瞒的词语有哪些 一定之论 四点底的字 用字旁的字 急景流年 反文旁的字 理冤释滞 汗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