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5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57:18
原文展示:
怅然高阁望,已掩东城关。
春风偏送柳,夜景欲沉山。
白话文翻译:
在高阁上怅然望去,东城的城关已经被掩映在视线之外。春风偏偏送来了柳树的消息,夜色渐渐沉浸在山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提及的“春风”和“柳”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世称“韦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曾担任地方官职,晚年隐居,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及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韦应物晚年,表达了他在高阁中所感受到的惆怅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此时的社会环境较为复杂,诗人常常感受到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晚登郡阁》通过高阁的视角,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夜晚的宁静。首句“怅然高阁望”开篇即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似乎是在对过往的回忆与思考。高阁象征着诗人高远的志向,但此时却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已掩东城关”,则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东城关的隐去仿佛也是一种人生道路的封闭感。
“春风偏送柳”一语,带来了一丝生机与希望,春风象征着新生与温暖,柳树则代表着春天的来临。在这惆怅的氛围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自然的美好,似乎春风的到来能抚慰他的心灵。然而,最后一句“夜景欲沉山”再次将读者带回到夜的宁静与沉寂之中,夜景的沉沉与高阁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既有春天的生机,也有夜晚的寂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高阁的孤独与自然的生机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伤与对自然美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感到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春风偏送柳”中,春风的作用是什么?
“夜景欲沉山”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希望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晚登郡阁》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