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3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37:11
与聂尊师话道
作者: 齐己 〔唐代〕
伯阳遗妙旨,杳杳与冥冥。
说即非难说,行还不易行。
药中迷九转,心外觅长生。
毕竟荒原上,一盘蒿陇平。
伯阳留下的精妙道理,深奥而难以捉摸。
说起来并不难,但实践起来却很不容易。
在药物中迷失了九次的转变,心中却在外寻求长生不老。
最终在这荒凉的原野上,只有一片蒿草的平地。
齐己,字景明,号洮宗,唐代著名的诗人和道士,擅长诗歌创作,尤其是与道教哲学相关的题材。齐己的诗歌常常体现出对道理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这首诗写于唐代,反映了作者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与探索。诗人在与聂尊师的对话中,思考道理的深奥与实践的困难,表现出对长生不老之道的向往与困惑。
齐己的《与聂尊师话道》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作,展示了道教思想的深邃和复杂。诗中,作者通过与聂尊师的对话,探讨了道理与实践的关系,提出了“说即非难说,行还不易行”的观点,反映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在道教文化中,追求长生不老是一个重要主题,但诗人却在此表达了对这种追求的无奈与困惑。
“药中迷九转”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道教炼丹术的复杂与神秘。在这里,药物不仅是指物质的丹药,更象征着心灵的追求与修炼。然而,诗人在“心外觅长生”的过程中,却发现自己迷失在外界的纷扰中,无法真正实现内心的愿望。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使人深思。
最后一句“毕竟荒原上,一盘蒿陇平”则以简约的景象表现了追求的结果,传达了一种失落感和对理想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具体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齐己作为道教诗人对人生、道理与实践的深刻见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探讨道理的深奥与实践的困难,反映了对长生不老理想的追求与其背后的困惑。不仅表现了道教的哲学思考,也展现了人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与思索。
诗中提到的“伯阳”指的是哪位人物?
诗中“说即非难说”的含义是什么?
“心外觅长生”的意思是?
可以将齐己的《与聂尊师话道》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比较,前者更注重对道理的探讨与内省,而后者则强调对生命的享受与豪放的态度,两者在主题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