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7:49
戊辰岁湘中寄郑谷郎中
作者: 齐己 〔唐代〕
白发久慵簪,常闻病亦吟。
瘦应成鹤骨,闲想似禅心。
上国杨花乱,沧洲荻笋深。
不堪思翠巘,西望独沾襟。
我头发已白,懒于插簪,常听闻他人吟唱即便是生病时。
我瘦得像鹤的骨骼,闲暇时的想法似那禅心。
北方的杨花飞舞,沧洲的芦苇与竹笋生得茂盛。
难以承受思念那翠绿的山峦,向西望去,泪水浸湿了衣襟。
齐己,字景纯,号清风,唐代著名诗人,善于吟咏自然,情感细腻,常在作品中表达孤独、思乡之情。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深受后人喜爱。
这首诗写于戊辰年,诗人身处湘中,寄给好友郑谷郎中,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及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细腻,带有淡淡的忧伤。
齐己的《戊辰岁湘中寄郑谷郎中》是一首抒发思乡情怀的诗作。开篇以“白发久慵簪”自述近况,传达出诗人因年老而感到的懒散和无奈,紧接着用“常闻病亦吟”表达尽管身体不适,仍旧对诗歌的热爱与坚持。通过对“瘦应成鹤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身体的虚弱与精神的高洁,借鹤的象征表现出对长寿和自我超脱的向往。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上国杨花乱,沧洲荻笋深”生动地描绘了北方春日的景色,以此衬托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而“翠巘”则是对故乡山水的怀念,最后一句“西望独沾襟”更是将这种思念推向高潮,泪水浸湿衣襟,表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体现了一个老年人的孤独与渴望,情感深邃而真挚。
诗中“白发久慵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激动
“不堪思翠巘”中的“翠巘”指的是什么?
A. 青山
B. 河流
C. 花草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A. 直接诉说
B. 描述自然景物
C. 讲述故事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齐己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通过月光引发思乡之情,二者都表达了思念,但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