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上邵宝文

《上邵宝文》

时间: 2025-05-10 09:02:12

诗句

出处身之道,穷通命所关。

孔犹闻宋逐,轲亦退梁还。

兹道方中否,流风有後艰。

客来方病宪,人戚不堪颜。

士有高山仰,身尝逸驾攀。

径心思古到,独手欲今扳。

憔悴穷年学,乖疏五两纶。

鱼盐闻古隐,畎亩识今闲。

蹈海时何谓,无田力亦孱。

清醒甘泽畔,富贵奈墦间。

进壮羝羊触,行屯乘马班。

食贫欣道在,愠见笑儿顽。

时已输雌雉,心犹耻瘠环。

偶逢邦有道,喜睠涕无潸。

观水求窥海,知天愿适山。

虽归滕国圣,尚贱许行蛮。

进效无横草,希仁等弃官。

圣门犹进惑,惠政况先鳏。

自道非能赋,几希不敢删。

误知何以报,忠信赤心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2:12

原文展示

上邵宝文
作者:王令〔宋代〕

出处身之道,穷通命所关。
孔犹闻宋逐,轲亦退梁还。
兹道方中否,流风有後艰。
客来方病宪,人戚不堪颜。
士有高山仰,身尝逸驾攀。
径心思古到,独手欲今扳。
憔悴穷年学,乖疏五两纶。
鱼盐闻古隐,畎亩识今闲。
蹈海时何谓,无田力亦孱。
清醒甘泽畔,富贵奈墦间。
进壮羝羊触,行屯乘马班。
食贫欣道在,愠见笑儿顽。
时已输雌雉,心犹耻瘠环。
偶逢邦有道,喜睠涕无潸。
观水求窥海,知天愿适山。
虽归滕国圣,尚贱许行蛮。
进效无横草,希仁等弃官。
圣门犹进惑,惠政况先鳏。
自道非能赋,几希不敢删。
误知何以报,忠信赤心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诗人首先探讨了生存与命运的关系,命运的穷通与个人的努力相关。接着提到孔子与宋国的关系,感叹历史的变迁。诗中表达了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士人对学问的追求,以及面对贫困与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尽管社会动荡,诗人依然保持忠诚与赤心,渴望能以德治国,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贯穿全诗。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与对理想的追求,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仍不愿放弃对信念的坚持。

注释

  • :驱逐、追赶。
  • :指荆轲,战国时期的刺客。
  • :法令、宪法。
  • 士有高山仰:士人心中有崇高的理想,像高山一样。
  • 乖疏:疏远、间隔。
  • 甘泽:甘美的水泽,象征富饶与安乐。
  • 羝羊:一种羊,象征强壮。
  • 倾涕无潸:泪流不止,表达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字季何,号白云,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致力于诗词创作,风格清新,注重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士人面临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理想的坚持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王令的《上邵宝文》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全诗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带有浓厚的历史感与现实感。诗人在开篇便引入命与运的关系,表明个人奋斗与命运的紧密联系,继而通过历史典故,表现出对士人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尤其是提到“士有高山仰”,既表达了士人对理想的崇高追求,又反映出对学问与道德的渴望。在面临困境时,诗人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展现出一种坚韧与执着,通过“忠信赤心殷”来表达对理想的坚持。

诗中多处使用对比手法,如“食贫欣道在,愠见笑儿顽”,一方面表现出对贫困的无奈,另一方面又展现出对道德的坚守。通过对“甘泽”的描写,诗人不仅表现出对富贵的渴望,也暗示了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反思。整体而言,诗作不仅在情感上引人共鸣,更在思想上引发深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出处身之道:探讨生存与命运的关系。
  2. 穷通命所关:命运的变化与个人努力相关。
  3. 孔犹闻宋逐:提到孔子与历史的关系,感叹历史的变迁。
  4. 轲亦退梁还:荆轲的故事,表明历史的悲剧。
  5. 兹道方中否:当今的道理与真理受到质疑。
  6. 流风有後艰:社会的变迁带来艰难。
  7. 客来方病宪:外来者对法令感到不安。
  8. 人戚不堪颜:人们的生活困苦,面露愁苦。
  9. 士有高山仰:士人心中有崇高理想。
  10. 身尝逸驾攀:身处困境,渴望达到理想。
  11. 径心思古到:思古之情,追溯历史。
  12. 独手欲今扳:渴望改变现状。
  13. 憔悴穷年学:学习的艰辛与困苦。
  14. 乖疏五两纶:学问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15. 鱼盐闻古隐:古老的隐士生活。
  16. 畎亩识今闲:对当今生活的反思。
  17. 蹈海时何谓:探讨海的意义。
  18. 无田力亦孱:面对困境的无奈。
  19. 清醒甘泽畔:在富饶的地方保持清醒。
  20. 富贵奈墦间:面对富贵的选择。
  21. 进壮羝羊触:展现出迎接挑战的勇气。
  22. 行屯乘马班:暗示对未来的希望。
  23. 食贫欣道在:在贫困中仍然追求理想。
  24. 愠见笑儿顽: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
  25. 时已输雌雉:对现状的无奈。
  26. 心犹耻瘠环:心中仍有不甘。
  27. 偶逢邦有道:偶然遇到理想的社会。
  28. 喜睠涕无潸:对理想的感动。
  29. 观水求窥海:对未来的追求。
  30. 知天愿适山:渴望接近理想。
  31. 虽归滕国圣:虽回归理想国度。
  32. 尚贱许行蛮:对于理想的贬低与不满。
  33. 进效无横草:努力追求理想。
  34. 希仁等弃官:追求仁德而放弃官职。
  35. 圣门犹进惑:理想的道路依旧艰难。
  36. 惠政况先鳏:对理想政治的渴望。
  37. 自道非能赋:自谦不敢自夸。
  38. 几希不敢删:对自己的作品不敢删减。
  39. 误知何以报: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40. 忠信赤心殷:表达对理想的忠诚。

修辞手法

  • 对仗: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理想比作高山,现实比作海洋,展现对比。
  • 反复:通过重复某些意象强化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现了士人的忠诚与坚守,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与现实困境的无奈,坚持追求道德与信念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山:象征理想与崇高追求。
  • :象征广阔的未来与理想。
  • 鱼盐:象征隐士的生活与古代的智慧。
  • 羝羊:象征力量与勇气。
  • 甘泽:象征富饶与安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令的《上邵宝文》主要讨论什么主题?
    A. 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
    B. 自然风景
    C. 爱情与友情

  2. 诗中提到的“羝羊”象征什么?
    A. 贫困
    B. 力量与勇气
    C. 悲伤

  3. 诗中“士有高山仰”表达了士人的什么情感?
    A. 对现实的放弃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2. 《登高》 - 杜甫
  3. 《将进酒》 -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令与李白:两位诗人在表达个人理想与情感方面有相似之处,但王令更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感与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令诗文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寄题赵宽之主簿慈顺堂 避雨 遣兴 书喜 养气 山泽 不寐 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秋夜闻雨 醉中怀江湖旧游偶作短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决使导 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八索九丘 辛酸 玉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言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慰情聊胜于无 地核 妙龄驰誉 湿结尾的成语 同美相妒 不动声色 旺铺 風字旁的字 开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