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2:05
秋日不照天,秋云自明晦。
脱叶下衰草,蜩蝉事今退。
天地功方成,草木犹怨顇。
志士感所怀,长吁下清泪。
秋天的阳光不再照耀天空,秋云自然明暗交替。
树叶脱落,衰败的草丛中,蝉鸣已渐渐消退。
天地间的变化刚刚完成,草木仍对时光的流逝感到怨恨。
志士们对自己的理想感到惆怅,长叹一声,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
王令(约1049年-约1118年),字子昂,号青溪,宋代诗人,生于浙江,晚号白云山人。王令的诗歌以清新、婉约而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厚的情感。
《秋日》创作于宋代,正值秋天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追求的惆怅。秋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凋零和收获,也引发人们对生命、理想及情感的深思。
《秋日》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开头一句“秋日不照天”便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引入了秋天的氛围,暗示着阳光的消退和光明的缺失。接着,诗中提到“脱叶下衰草”,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衰退。尤其是“蜩蝉事今退”,则暗示着夏天的结束和时间的流逝,令人倍感惆怅。
后面的“天地功方成,草木犹怨顇”则揭示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情感的深刻联系,草木虽然完成了生命周期的循环,却仍对逝去的时光心存怨念。最后一句“志士感所怀,长吁下清泪”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志士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悲伤与无力感。整首诗在描绘秋日景象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人心中的无奈与惆怅,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深刻反映了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无常,以及追求理想的志士在现实面前的无奈与惆怅。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展现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秋日不照天”中“照”字的意思是:
A. 照耀
B. 照顾
C. 照明
D. 照相
诗中提到的“蜩蝉”指的是:
A. 鸟类
B. 昆虫
C. 植物
D. 水生动物
诗歌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惆怅与无奈
D. 幸福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