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0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00:19
重午酒边四句书宜晚
七十二岁重午酒,
百千万变独閒身。
细看榴艾只自醉,
同吊芷兰能几人。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七十二岁重阳节时饮酒的情景,尽管年岁已高,却依然保持着一份闲适的心态。细细品味眼前的榴花和艾草,自己似乎沉醉其中,而能够一同共醉的友人又有几人呢?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常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见长。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作者在这个传统节日中,借酒抒怀,表达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相聚的渴望与稀缺。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有力,通过短短四句表达了丰富的情感。首先,诗人以自我年龄为切入点,提到重阳节的庆祝方式——饮酒,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接着,诗人感慨世事的变化,不禁让人思考人生的无常与孤独。通过“细看榴艾只自醉”,诗人将目光投向自然,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陶醉,寓意着在纷繁的世事中,唯有自然能给人以慰藉。然而,在这一切的欢愉中,诗人又提到“同吊芷兰能几人”,表现出对友人相聚的渴望与思念,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孤独与不易。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恰到好处,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友谊的渴望。尽管身处重阳佳节,诗人却在欢愉中感受到孤独,反映了对生命、友谊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重阳节的象征是什么?
A. 友情
B. 长寿
C. 快乐
诗中提到的“榴艾”代表了什么?
A. 美好自然
B. 友人
C. 酒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感慨人生
B. 记录节日
C. 描绘自然
李白的《将进酒》与陈著的《重午酒边四句书宜晚》都涉及饮酒,但李白更强调豪放与畅快,而陈著则透出一丝孤独与思索。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