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1:07
薄俗交朋赴字斜,可人一见只惊嗟。
心凭实地应多事,诗引清风归一家。
休看马头秋后叶,自培门里岁寒花。
何时相接从容步,遍历山巅与水涯。
交往的朋友虽然素质平平,但一见面却让人感叹不已。
心里虽然明白事情应当不少,然而诗歌却能引来清风,使人归于宁静。
不要只看马头秋天后的落叶,要在自家门前培植岁寒的梅花。
何时才能安然相聚,漫步在山巅与水边呢?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常展现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诗人在经历了世俗交往的纷繁后,回归内心宁静的思考,表达对理想友谊和自然生活的向往。
“又似前人”在表达对人际交往的反思时,诗人采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氛围。开篇便以“薄俗交朋”引入,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朋友素质的不满,然而随即转为对诗歌的赞美,暗示诗歌能够净化心灵,带来内心的平和与清新。接下来的“休看马头秋后叶,自培门里岁寒花”,以自然界的变化比喻人生的无常,强调内心修养的重要性。最后一句“何时相接从容步”,则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渴望,流露出一种对友谊的期待与向往。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既有对现实的反思,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俗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薄俗交朋赴字斜”中的“薄俗”指的是:
A. 高尚的品德
B. 普通的素质
C. 丰富的知识
“诗引清风”意味着:
A. 诗歌能带来清新的气息
B. 诗歌很难理解
C. 诗歌无关紧要
诗中提到的“岁寒花”象征:
A. 生活的繁华
B. 坚韧与清雅
C. 人际关系的复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是一份全面的诗词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陈著的《又似前人》一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