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哭卢思马二首选一

《哭卢思马二首选一》

时间: 2025-05-03 21:40:08

诗句

丹心报国气如虹,争羡书生万里功。

养士百年凭一战,筹边三策仗元戎。

燕颌已矣身难赎,马革嗟哉恨不穷。

遥望将军酣战处,贾庄落日起悲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0:08

原文展示:

哭卢思马二首选一
作者: 堵允锡 〔明代〕

丹心报国气如虹,
争羡书生万里功。
养士百年凭一战,
筹边三策仗元戎。
燕颌已矣身难赎,
马革嗟哉恨不穷。
遥望将军酣战处,
贾庄落日起悲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将士的钦佩。诗中提到,心怀报国之志的热情如彩虹般绚烂,令人羡慕那些书生在万里之遥所取得的功业。养成士兵花费百年的积累,最终依靠的是一场战斗的胜利,边境的安定需要依靠将领的智谋。燕颌(指燕国的将军)已经无法赎回(指死去的将士),马革裹尸令人惋惜,无法尽情痛哭。远望将军正在激战的地方,贾庄的落日下,悲风袭来,令人心痛。


注释:

字词注释:

  • 丹心:指赤诚的心,形容忠诚的情怀。
  • 报国:为国家报效,表现忠诚。
  • 书生:指读书人,通常指有学识的人。
  • 燕颌:燕国的将领,象征着英勇的将军。
  • 马革:战士的尸体用马皮裹着,常用来形容战死的壮烈。
  • 贾庄:贾庄为地名,诗中意指战场。

典故解析:

  • 本诗提到的“丹心报国”是古代文人常用来表达忠诚的词句,反映了士人对国家的热爱与献身精神。
  • 燕颌是指历史上著名的将领,诗人通过这一形象来表达对英雄的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堵允锡,明代诗人,以其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著称,作品多关注国家大事和士人的责任感。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对将士的钦佩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感受到社会的动乱和士人责任的重大,因此写下此诗以寄托对战士的敬意和对国家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忠诚与勇敢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战士们的深切情感。开篇以“丹心报国气如虹”揭示了诗人满腔的爱国热情,紧接着以“争羡书生万里功”表达对书生功业的羡慕以及对士兵的期待。接下来的句子则反映出战争的残酷与士人重任的艰辛,强调了士兵在国家安危中的重要性。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燕颌已矣身难赎”表达对战士牺牲的痛惜,展现了士人对将士死去的惋惜之情。而“遥望将军酣战处”则展现了战斗的激烈与紧张氛围,最后以“贾庄落日起悲风”结束,意象深远,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悲凉。

整首诗情感充沛,意象丰富,既有对国家的忠诚,也有对将士的敬仰,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与对历史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丹心报国气如虹:忠诚的心怀抱着报国的愿望,气概如彩虹般恢弘。
  2. 争羡书生万里功:渴望获得书生那样的成就,虽然只在书本中,但也令人向往。
  3. 养士百年凭一战:经过百年培养的士兵,最终依赖的却是一场决定性的战斗。
  4. 筹边三策仗元戎:边疆的安稳需要智谋和将领的勇气。
  5. 燕颌已矣身难赎:曾经的将领已经死去,无法再用金钱赎回。
  6. 马革嗟哉恨不穷:用马革包裹的尸体令人悲叹,心中对死者的恨意难以消除。
  7. 遥望将军酣战处:远远望去将军正在激战之地。
  8. 贾庄落日起悲风:贾庄的落日下,悲风凄切,令人感到无比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忠诚之心比作“如虹”,表现出其气势磅礴。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悲风)赋予情感,强调情感的传递。
  • 对仗:整首诗运用了对仗的技巧,使得意境更加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忠诚与牺牲,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战士的崇敬,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心:象征忠诚。
  • 书生:象征知识与理想。
  • 将军:象征军事与勇敢。
  • 马革:象征战士的牺牲。

这些意象在诗中共同构建了一个关于忠诚、勇敢与牺牲的主题,深刻影响了读者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丹心”指的是什么?

    • A. 忠诚的心
    • B. 红色的心
    • C. 温柔的心
    • D. 迷茫的心
  2. “燕颌已矣身难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幸福
    • B. 失落
    • C. 痛惜
    • D.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马革”象征着?

    • A. 财富
    • B. 战士的牺牲
    • C. 荣耀
    • D. 荣华富贵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出塞二首》 by 王昌龄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中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士人的思考,与堵允锡的这首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战乱带来的苦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解析与欣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边晓望 枫岭 初发都门 舟发浦城 送杨贤甫副宪祀华岳江渎 喜晤孙星衡社丈述赠 长夏闲居杂兴 早春吴淞江小泛 郊居感兴 杂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角字旁的字 包含回的成语 方字旁的字 包含涝的词语有哪些 转湾抹角 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破窗效应 来附 麦字旁的字 游鱼出听 包含朋的成语 驻辙 配布 半子之靠 江裔 肀字旁的字 不知所为 包含躬的成语 万全之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