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泰叔求桂浆

《泰叔求桂浆》

时间: 2025-04-26 09:55:28

诗句

越人远寄桂花浆,敝屋欣闻破鼻香。

遽遣小奴分送客,夜来已败不堪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5:28

原文展示:

越人远寄桂花浆,敝屋欣闻破鼻香。
遽遣小奴分送客,夜来已败不堪尝。

白话文翻译:

远方的越人寄来了桂花酿,虽然我的简陋屋子传来了香气。
我立即派小奴去分送给客人,然而到了夜里已经败坏,无法再品尝。

注释:

  • 越人:指的是来自越地(今江苏、浙江一带)的居民,古代以善于酿酒、制香而闻名。
  • 桂花浆:指用桂花酿制的液体,香甜可口,通常作为饮料。
  • 敝屋:我的简陋屋子,表明了诗人生活的贫困。
  • 欣闻:高兴地听到,表明对香味的喜爱。
  • 破鼻香:形容香气浓烈,能够扑鼻而来。
  • 遽遣:急忙派遣,表现诗人急切的心情。
  • 小奴:指家中的仆人。
  • 败不堪尝:指已经变坏,无法食用。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桂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美好和高雅,桂花浆作为美味饮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辽,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生活琐事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桂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可能因收到远方朋友寄来的桂花浆而感到欣喜,同时因生活的局限而感到惋惜。这种矛盾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诗歌鉴赏:

《泰叔求桂浆》以简练的语言描写了诗人收到桂花浆后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人馈赠的感激,又有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惋惜。诗的开头通过“越人远寄”引入了场景,远方的友人寄来的桂花浆带来了浓郁的香气,诗人对此感到欣喜。然而,随着小奴分送的急忙,诗人又意识到这美好的一切即将失去,夜来香气已败,无法再品尝。诗歌通过桂花浆的香气升腾与逐渐消散的对比,表现了人情的温暖与岁月的无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越人远寄桂花浆:描述了友人从远方寄来的美酒。
  2. 敝屋欣闻破鼻香:诗人闻到了浓郁的香气,虽居简陋却感到快乐。
  3. 遽遣小奴分送客:出于急切,诗人派仆人送给来访的客人。
  4. 夜来已败不堪尝:晚间香气已散,无法再品尝,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脆弱。

修辞手法:

  • 对比:香气的浓烈与夜里的败坏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拟人:桂花浆被赋予了生命,表现出其珍贵与易逝。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桂花浆的寄送与香气的消散,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花:象征美好、纯洁,代表着友人的心意。
  • 香气:代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 小奴:象征着生活的琐碎和下层社会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越人”指的是? A. 来自越地的居民
    B. 来自北方的商人
    C. 诗人的朋友

  2. “敝屋”指的是诗人的? A. 豪宅
    B. 简陋屋子
    C. 花园

  3. 诗中提到的“桂花浆”是什么? A. 一种饮料
    B. 一种酒
    C. 一种食物

答案:1.A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沈辽的《泰叔求桂浆》更偏向于生活琐事的描写,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孤独与自由的追求。两者均在各自的情境中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偶苏求至话别(后六句与送苏绍之归岭南诗同) 杨花 横吹曲辞。折杨柳 邠王小管 石头城寺 书愤 送周尚书赴滑台 喜王子载话旧 江南杂题 题松汀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相沿成例 身己 抟飞 软骨病 臼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朴素无华 石字旁的字 司禄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蹄的成语 合浦珠还 舟字旁的字 挥汗如雨 玉字旁的字 永开头的成语 惨无人道 旷世逸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