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5:28
越人远寄桂花浆,敝屋欣闻破鼻香。
遽遣小奴分送客,夜来已败不堪尝。
远方的越人寄来了桂花酿,虽然我的简陋屋子传来了香气。
我立即派小奴去分送给客人,然而到了夜里已经败坏,无法再品尝。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桂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美好和高雅,桂花浆作为美味饮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沈辽,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生活琐事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
本诗创作于一个桂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可能因收到远方朋友寄来的桂花浆而感到欣喜,同时因生活的局限而感到惋惜。这种矛盾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泰叔求桂浆》以简练的语言描写了诗人收到桂花浆后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人馈赠的感激,又有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惋惜。诗的开头通过“越人远寄”引入了场景,远方的友人寄来的桂花浆带来了浓郁的香气,诗人对此感到欣喜。然而,随着小奴分送的急忙,诗人又意识到这美好的一切即将失去,夜来香气已败,无法再品尝。诗歌通过桂花浆的香气升腾与逐渐消散的对比,表现了人情的温暖与岁月的无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歌通过桂花浆的寄送与香气的消散,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越人”指的是?
A. 来自越地的居民
B. 来自北方的商人
C. 诗人的朋友
“敝屋”指的是诗人的?
A. 豪宅
B. 简陋屋子
C. 花园
诗中提到的“桂花浆”是什么?
A. 一种饮料
B. 一种酒
C. 一种食物
答案:1.A 2.B 3.A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沈辽的《泰叔求桂浆》更偏向于生活琐事的描写,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孤独与自由的追求。两者均在各自的情境中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