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上天竺

《题上天竺》

时间: 2025-04-26 09:55:27

诗句

平生未省人间乐,老去惟求世外闲。

它日终当断家事,篮舆蓬舸访名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5:27

原文展示:

《题上天竺》 作者: 沈辽 〔宋代〕

平生未省人间乐,
老去惟求世外闲。
它日终当断家事,
篮舸蓬舸访名山。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都没有真正了解人间的乐趣,
如今年老只想寻求世外的安闲。
将来总要断绝家中的事务,
乘坐小船去游访名山。

注释:

  • 未省: 未曾领悟、了解。
  • 人间乐: 指世俗的快乐和享受。
  • 老去: 年龄渐长,指人生的后期。
  • 世外闲: 指远离世俗事务后的闲适生活。
  • 篮舸: 轻便的小船。
  • 蓬舸: 竹篷的小船,形容简易的船只。
  • 名山: 指著名的山脉或风景名胜。

典故解析:

  • 世外闲: 这一概念源于道教文化,强调远离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辽,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年老之际,回顾自己的人生,感到对世俗的厌倦,而渴望寻求一种超脱于世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间快乐的淡漠和对世外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平生未省人间乐,老去惟求世外闲”清晰地表明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自己从未真正领悟到快乐,而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对世外闲适生活的渴望愈发强烈。这种感受在许多文人中都颇为共鸣,体现了士人对名利的反思和对自然的向往。

接下来的“它日终当断家事”,表达了诗人下定决心要断绝尘世的繁琐事务,以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而最后两句“篮舸蓬舸访名山”则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在轻便的小船上,游览名山大川,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种对自由的追求,兼具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沈辽心中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未省人间乐: 表达了诗人对人间快乐的无知与遗憾。
  2. 老去惟求世外闲: 随着年纪的增长,诗人对安闲生活的渴望愈加强烈。
  3. 它日终当断家事: 暗示了诗人决心放弃世俗的繁忙与责任。
  4. 篮舸蓬舸访名山: 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游山景象,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篮舸蓬舸”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世外闲”比喻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人生哲学,即对快乐与安宁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人间乐: 代表人世间的繁华与纷扰。
  • 世外闲: 象征一种超脱与安宁的生活状态。
  • 篮舸蓬舸: 代表自由自在的旅行,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哪个时期写下这首诗?
    A. 年轻时
    B. 中年时
    C. 老年时

  2. 诗中提到的“篮舸蓬舸”指的是:
    A. 大船
    B. 小船
    C. 货船

  3. 诗人希望通过断绝什么来寻求安闲?
    A. 友情
    B. 家事
    C. 工作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与人生哲学。
  • 《静夜思》 by 李白:展现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思考。

诗词对比:

  • 《题上天竺》与《渔歌子》: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但前者更多地反映了对世俗的厌倦,后者则更侧重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浪淘沙 春游 浪淘沙 潼关前线望敌营 浪淘沙 青海检阅骑兵,马继援任总指挥 浪淘沙·渝州秋夜 浪淘沙 青口夜泊 浪淘沙 咏贵妃 浪淘沙·岁暮病中 浪淘沙·甲寅中秋 浪淘沙 寄眉令妹 浪淘沙 乙未花朝病中对雪,今年值闰三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字旁的字 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拉开头的成语 叶落归根 心疾 一日之长 没死活 揎袖攘臂 走马之任 癶字旁的字 面对 竖子成名 无字旁的字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丛轻折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