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54
《诉衷情》
作者:顾夐 〔唐代〕
香灭帘垂春漏永,整鸳衾。
罗带重,双凤,缕黄金。
窗外月光临,沉沉。
断肠无处寻,负春心。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
香阁掩,眉敛,月将沈。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香气消散,帘子低垂,春天的时光漫长,整齐的鸳鸯被褥。
罗带缠绕,双凤图案,金丝缕织。
窗外的月光洒下,显得沉沉昏暗。
心中断肠之痛无处诉说,辜负了春天的情怀。
漫漫长夜,人不知去向,音讯全无。
香阁已掩,眉头紧皱,月亮即将沉落。
怎么忍心不去相寻,怨恨这孤独的被褥。
若我能换你的心,便知彼此相思有多深。
作者介绍:
顾夐,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诉衷情》创作于唐代,正值诗歌艺术的鼎盛时期,社会上流传着许多关于爱情的故事和传说,使得这一主题在诗人笔下成为常见的题材。
《诉衷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悟。全诗开头便用“香灭帘垂春漏永”设定了一个凄凉的场景,既表现了春天的漫长与孤寂,也隐含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对夜晚的描写,逐渐揭示出内心的孤独与对情人的思念。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既想要追寻爱人,又因现实的无奈而感到无能为力。最后一句“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表达了愿意为爱人付出一切的决心与深切的思念。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充满了对爱情的执着和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思念,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爱情的孤独与无奈时深切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悲伤交织的复杂感受。
诗词测试:
诗中“香灭”意指什么?
“永夜抛人何处去”的意思是?
诗中哪个意象常用来象征爱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顾夐的《诉衷情》更侧重于对爱情失落的深切感受,李清照则更注重于对爱情的怀念与回忆。两首诗都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细腻情感,但顾夐的语气更显得哀怨,而李清照则带有更多的柔情与婉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