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浣溪沙 其四

《浣溪沙 其四》

时间: 2025-05-11 19:41:58

诗句

惆怅经年别谢娘,月窗花院好风光,此时相望最情伤。

青鸟不来传锦字,瑶姬何处锁兰房,忍教魂梦两茫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41:58

原文展示:

惆怅经年别谢娘,月窗花院好风光,此时相望最情伤。青鸟不来传锦字,瑶姬何处锁兰房,忍教魂梦两茫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与思念。年复一年,我与谢娘的别离让我心中感到无尽的伤感。月光洒在窗前,花园里的景色依旧美丽,但此时此刻互相凝望,感受到的却是最深的伤痛。青鸟没有飞来传递我的思念之情,瑶姬又在哪里锁住她的兰房。心中的梦境与现实的距离,让我忍不住感到魂魄飘渺,仿佛两者都变得模糊不清。

注释:

  • 惆怅:忧伤、忧愁的情感。
  • 谢娘:可能指诗人心中所思念的女子。
  • 月窗:指月光照射在窗子上。
  • 青鸟:传递信件的鸟,常用来象征消息的传达。
  • 瑶姬:传说中的仙女,象征着美丽与遥不可及。
  • 锁兰房:指美丽的女子被锁在兰花的房间里,表达对她的思念和无法相见的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夐,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的时代背景是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文人墨客风华正茂,诗歌成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此时的诗人多以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为题材,表现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浣溪沙 其四》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开头的“惆怅”二字直击心灵,诗人通过对“月窗花院”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氛围。然而,这种美丽的外在景象并不能遮掩内心的伤痛。青鸟未至,意象的缺失让读者感受到深深的失落与无奈。最后一句“忍教魂梦两茫茫”,更是将思念推向了极致,仿佛生死之间的隔阂,让人不禁感到心酸。这首诗以清丽的语言、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离别与思念的永恒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惆怅经年别谢娘”:表达了因与谢娘分离而产生的长久惆怅。
  2. “月窗花院好风光”:描绘了美丽的夜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3. “此时相望最情伤”:强调在美丽的环境中,内心的伤痛与孤独。
  4. “青鸟不来传锦字”:青鸟未能送达思念的信,暗示了信息的隔绝。
  5. “瑶姬何处锁兰房”:对美丽女子的思念与追寻,表现出无奈。
  6. “忍教魂梦两茫茫”:最终表达了对彼此魂魄的渴望与无尽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鸟不来”和“瑶姬何处”,形成对比。
  • 拟人:青鸟和瑶姬被赋予了情感和行为,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 象征:青鸟象征消息的传递,瑶姬象征美好的追忆。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美好事物时的惆怅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追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窗:象征宁静与美丽,同时也揭示了孤寂。
  • 青鸟:传信之鸟,象征思念与消息的传递。
  • 瑶姬:美丽的女子,象征着难以触及的理想与爱情。
  • 兰房:象征着美好而又遥远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顾夐
    • D. 白居易
  2. “青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消息
    • C. 遥远
    • D. 孤独
  3. “瑶姬何处锁兰房”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可以将顾夐的《浣溪沙 其四》和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对离别与思念的不同表现方式。顾夐的诗更加侧重于内心的惆怅,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郊居秋日酬奚赞府见寄 寄申州卢拱使君 赠侯侍御 和令狐郎中 酬令狐舍人 题清凉寺 方城驿逢孟侍御 题范阳金台驿 临水看花 听李凭弹箜篌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丿字旁的字 鱼麦 风灯 不習水土 光阴如电 通电 牛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钙化 水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祸国殃民 包含桁的词语有哪些 山积波委 倚翠偎红 酌水知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