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2:05
《甘州子》 作者: 顾夐 〔唐代〕
一炉龙麝锦帷傍,屏掩映,烛荧煌。
禁楼刁斗喜初长,罗荐绣鸳鸯。
山枕上,私语口脂香。
每逢清夜与良晨,多怅望,足伤神。
云迷水隔意中人,寂寞绣罗茵。
山枕上,几点泪痕新。
曾如刘阮访仙踪,深洞客,此时逢。
绮筵散后绣衾同。
款曲见韶容。
山枕上,长是怯晨钟。
露桃花里小楼深,持玉盏,听瑶琴。
醉归青琐入鸳衾,月色照衣襟。
山枕上,翠钿镇眉心。
红炉深夜醉调笙,敲拍处,玉纤轻。
小屏古画岸低平,烟月满闲庭。
山枕上,灯背脸波横。
诗中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情景,炉火旁香气四溢,烛光摇曳。禁宫的喜庆气氛让人感到愉快,床上绣有鸳鸯图案的被褥,暗示着温馨的情感。诗人回忆起与爱人私语的甜蜜时光,然而每当夜深人静或清晨时分,总会感到一种怅惘,心中充满了伤感。心中思念的情人仿佛被云雾和水流隔绝,令人感到无比孤独。泪痕印在枕头上,似乎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苦楚。
在梦幻般的场景中,诗人追忆曾经与刘阮一同探寻仙境的经历。绮丽的筵席散去,绣被依旧温暖,诗人再一次感受到了美人的芳容。山枕上,诗人感到对晨钟的恐惧。桃花露水在小楼深处,手中举着玉盏,倾听瑶琴的清音。醉意朦胧中回到鸳鸯的被褥,月光洒在衣襟上。山枕上,装饰着翠钿,恰似心中的绮丽梦境。深夜红炉旁,醉意中轻声调笙,轻轻的敲打声如玉纤细腻。小屏风上的古画让人沉醉,烟月交融的闲庭,山枕上,灯光映照着脸庞的波澜。
作者介绍: 顾夐,字仲明,唐代诗人,生活在中唐时期,作品多以婉约细腻著称。其诗词擅长描绘生活的细节和情感,常涉及爱情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甘州子》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诗歌流行,个体情感得以自由表达。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爱情、生活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甘州子》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环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整首诗以“山枕”为核心意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柔软与思念的深沉。
诗中描绘的场景如“龙麝锦帷”、“烛荧煌”,展现了一个华美而又私密的空间,营造出一种梦境般的氛围。诗人对爱人细腻的描写,诸如“私语口脂香”,不仅传达了亲密的情感,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每逢“清夜与良晨”,诗人总是感到怅惘,反映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爱人深切的思念。通过“云迷水隔意中人”,诗人将思念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生动地表现了情感的复杂性和无法触及的痛苦。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回忆起曾与刘阮一起寻访仙踪的美好时光,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醉归青琐入鸳衾”则体现了归属感与温暖,月色与衣襟的交织,更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中,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爱情与生活中的无奈与孤独。诗人的情感在每一个意象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人感同身受,流连忘返。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爱情与生活中的无奈与孤独。情感与自然的结合,使得主题更加深刻,令人感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甘州子》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云迷水隔意中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山枕上,几点泪痕新”中的“泪痕”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