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2:49
醉公子·漠漠秋云澹
作者: 顾夐 〔唐代〕
漠漠秋云澹,红藕香侵槛。
枕倚小山屏,金铺向晚扃。
睡起横波慢,独望情何限!
衰柳数声蝉,魂销似去年。
在这朦胧的秋云下,空气中弥漫着红藕的香气,轻轻侵入窗槛。
我依靠着小山的屏风,金色的光辉洒在傍晚的门扉上。
在睡醒后,眼神迷离慢慢地睁开,独自望着这无尽的情思。
衰老的柳树上,几声蝉鸣传来,心中的思念仿佛回到了去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秋天、柳树、蝉鸣等意象在古诗词中传统上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和对往昔的怀念。
作者介绍: 顾夐,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描写著称。他的诗歌善于表现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象,常常蕴含深邃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天,可能是诗人在某个秋日的黄昏中,因感受到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孤独而写下。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的思念和对当下孤寂的感慨,反映了唐代文人常有的抒情风格。
《醉公子·漠漠秋云澹》是一首充满秋日气息的抒情诗,顾夐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展示了秋天特有的宁静与淡淡的忧伤。开篇的“漠漠秋云澹”,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朦胧的天空下,感受到秋日的沉寂与惆怅。红藕的香气在窗外弥漫,暗示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禁回忆起过往的时光。
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的状态:倚靠在小山屏风上,金色的阳光洒落,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他对周围环境的敏锐观察与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睡醒后,眼神迷离地望向远方,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似乎在追忆往昔的美好与失去的东西。最后几句以“衰柳数声蝉”结束,蝉鸣声声如泣,衰柳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沉思与对往昔的怀念,展现了孤独与美的交织,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的首句“漠漠秋云澹”中的“漠漠”意指:
A. 清晰明了
B. 模糊不清
C. 明亮耀眼
“红藕香侵槛”中的“侵”可以理解为:
A. 侵入
B. 遮挡
C. 消失
诗中提到的“衰柳”主要象征:
A. 青春
B. 时光流逝
C. 美好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顾夐的《醉公子·漠漠秋云澹》更侧重于秋天的细腻情感与自然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浓烈思念。两者都反映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但风格与情感表达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醉公子·漠漠秋云澹》这首诗的意蕴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