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2:29
沁园春 临清舟中即席,次韩伯高见赠韵
草木无情,不问寒喧,开时便开。
只黄花多事偏怜,隐逸白头何老。
友相逢,清谈绝倒,休校刘郎去后栽。
尊中物,胜他年千里,漫寄寒梅。
神仙合住蓬莱,柰老母思儿忍不回。
任耿庄槐老,休为痴梦,梅家酒熟,且浣溪怀。
渭北江东,暮云春树,何日扁舟更此来。
公知否,便连朝觞咏,能几徘徊。
草木虽然无情,但它们不在意寒冬的问候,到了开花的季节就自然开放。只有那黄花多事,偏偏怜悯隐逸的白头老友。他们相逢时,聊得尽兴,谁还去比较刘郎(即刘郎去后再栽花的举动)呢。
酒杯中的美酒,胜过他年千里之外的寄托,漫随寒梅的芬芳。神仙共居在蓬莱仙境,而老母亲思念儿子却忍不住不回去。
即使耿庄的槐树已经老去,也不要再为痴梦而烦恼,梅家的美酒已经熟了,何不在浣溪的怀抱中畅饮呢?
渭北江东的暮云和春树,何时能再乘扁舟来到这里呢?你知道吗,便连朝觞的咏叹,能有几次徘徊呢?
许有壬,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较广,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诗风清新流畅。
此诗创作于许有壬与友人韩伯高相聚之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沁园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草木虽无情,却在春天的召唤下自然绽放,表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尤其是“只黄花多事偏怜”,以黄花寄托对隐士生活的珍视,这种情感与自然的变化密切相关。
诗中反复提到的“友相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尤其是在清谈中畅快的交流,更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诗人并不在意世俗的纷扰,而是在于与友人共饮美酒,享受当下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的“何日扁舟更此来”,更是寄托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令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恬淡的生活态度。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间的深刻思考与体验。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什么?
A. 名利
B. 隐逸生活
C. 暴风雨
D. 战争
“何日扁舟更此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恐惧
B. 对重聚的期待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对时间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神仙合住蓬莱”意指什么?
A. 朋友的团聚
B. 理想的生活状态
C. 诗人的孤独
D. 自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