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7:57
悼亡
山头明月夜增辉,
增辉不照重泉下。
泉下双龙无再期,
金蚕玉燕空销化。
朝云暮雨成古墟,
萧萧野竹风吹亚。
在山顶的明月之夜,光辉更加明亮,
但这光辉照不到深埋的泉下。
泉下的双龙再也无法相见,
金蚕与玉燕也终究化为虚无。
晨云与暮雨已成了古老的废墟,
萧萧的野竹在风中轻轻摇曳。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诗人,以其沉郁、清新、直白的风格著称。早年生活艰苦,后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利,后期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是对故人的怀念与悲痛。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孟郊失去亲人的背景下,表达了他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奈。社会动荡与个体命运交织的背景下,其情感更加显得沉重。
《悼亡》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悼念诗,展现了诗人对亡者的深切怀念与无尽的思念。开篇以“明月夜”引入,明亮的月光象征着思念的光辉,但随即转入“增辉不照重泉下”,对比强烈,表明即使夜空明亮,也无法照亮埋藏在心底的悲痛。接着,诗人以“泉下双龙无再期”表达了对亡者的无尽思念,双龙象征着深厚的情感羁绊,然而生死离别却让这一切变得不再可能。
接下来的“金蚕玉燕空销化”暗示着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金蚕玉燕的意象可能代表着曾经的幸福与梦想,现如今化为泡影,令人惋惜。最后两句“朝云暮雨成古墟,萧萧野竹风吹亚”则透出一种苍凉的意境,朝夕更替,时间的无情让所有的记忆都变成了废墟,风中的野竹似乎在呼应着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月光、泉水、双龙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叹,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诗词测试:
《悼亡》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泉下双龙”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金蚕玉燕”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