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3:21
上昭成阁不得,于从侄僧悟空院叹嗟
(孟郊)
欲上千级阁,问天三四言。
未尺数十登,心目风浪翻。
手手把惊魄,脚脚踏坠魂。
却流至旧手,傍掣犹欲奔。
老病但自悲,古蠹木万痕。
老力安可夸,秋海萍一根。
孤叟何所归,昼眼如黄昏。
常恐失好步,入彼市井门。
结僧为亲情,策竹为子孙。
此诚徒切切,此意空存存。
一寸地上语,高天何由闻。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想要攀登高阁却未能如愿的失落与无奈。面对高阁,他向天询问,却只能得到三四句模糊的答案;他才刚刚站稳脚步,心中却已波澜起伏。手脚之间,似乎都在抓住惊恐的灵魂,生怕坠入无尽的深渊。最终,尽管努力,却仍然回到旧时的状态,内心依旧渴望奔跑。老病所带来的悲伤如同古木上的千疮百孔,年老力衰的他,如何能夸耀自己,仿佛秋天的海萍,随波逐流。孤独的老者何处归去,白昼的眼神如同黄昏。常常担心失去好的节奏,沦落到市井小巷。与僧人结为亲情,竹子作为子孙的寄托,这种情感虽深,但终究是徒然,心中的意念却只能空存。就算在这寸土之间低声交谈,高天又怎能听见呢?
孟郊(751年-814年)是唐代著名诗人,与诗人贾岛并称“孟贾”,以其作品的深刻情感和清新意象著称。他的诗风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社会的批判,尤其擅长写苦情诗。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革与个人命运的交织,生存的压力与对理想的追求交错在一起,孟郊在此诗中深刻反映了自己的心境。
这首诗通过“千级阁”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高远理想的追求,但同时也表现出面对理想时的失落与无奈。开头两句通过描绘高阁的壮丽与远大,营造出一种渴望的氛围。接下来的句子则由对理想的渴望转向内心的挣扎,表现出手足无措的状态。
诗中多次运用“手手”、“脚脚”等叠词,形成独特的节奏感,并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恐惧与不安。通过对“老病”的自省,诗人不仅在感慨个人的苍老与无力,也在探讨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此外,诗的最后几句通过“结僧为亲情,策竹为子孙”的描写,展现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无奈,似乎在说即便结下深厚的情谊,终归也难以改变孤独的命运。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展现了孟郊深厚的艺术功底与人文关怀。
欲上千级阁,问天三四言。
未尺数十登,心目风浪翻。
手手把惊魄,脚脚踏坠魂。
却流至旧手,傍掣犹欲奔。
老病但自悲,古蠹木万痕。
老力安可夸,秋海萍一根。
孤叟何所归,昼眼如黄昏。
常恐失好步,入彼市井门。
结僧为亲情,策竹为子孙。
此诚徒切切,此意空存存。
一寸地上语,高天何由闻。
整首诗通过描述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命运的无奈。诗人以高阁为象征,探讨了人生的追求、孤独和对理想的渴望,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哲思。
诗中“千级阁”象征什么?
“手手把惊魄,脚脚踏坠魂”中“惊魄”和“坠魂”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