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5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0:21
同茅郎中使君送河南裴文学
作者:孟郊 〔唐代〕
河南有归客,江风绕行襟。
送君无尘听,舞鹤清瑟音。
菱蔓缀楚棹,日华正嵩岑。
如何谢文学,还起会云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乡客人乘船沿江而行的情景。江风轻拂着他的衣襟,送别时的氛围清新而宁静,仿佛能听到舞鹤的优雅乐音。船上点缀着菱角和蔓草,阳光正好洒在高山上。对文学的感激之情难以用言语表达,只能在云中吟唱。
逐句解释:
此诗中提到的“舞鹤”常被用来象征高雅和自由,常见于古典诗词中。孟郊的诗作中常常融入自然元素和对人情的细腻描绘,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而闻名。其诗多描写人生苦乐,表现出一种浓厚的个性和强烈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孟郊任职期间,正值唐代文学繁荣时期,社交活动频繁,诗人通过送别友人表达对友情和文学的珍视。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充分展示了孟郊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友谊的珍惜。诗中描绘的江风、舞鹤、菱蔓等意象,不仅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诗的开头以“河南有归客”引入,直接进入主题,简洁而有力。接着,以“江风绕行襟”展现了自然的柔和与宁静,为送别的情感设定了基调。最后,通过“如何谢文学”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文学的依恋,形成了情感的升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这首诗使用了比喻(如“舞鹤”)、对仗(如“菱蔓缀楚棹”)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文学的热爱,渗透着浓厚的人情味和自然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孟郊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舞鹤”象征什么?
A. 自由
B. 高雅与宁静
C. 快乐
“如何谢文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文学的失望
B. 对文学的感激
C. 对文学的冷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送友人》相比,孟郊的这首诗更加细腻,注重自然与人文情感的结合。李白的诗则更加强调豪放与壮阔,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对孟郊《同茅郎中使君送河南裴文学》一诗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意及其背后的情感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