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22
适意平生水竹居,
雌黄在手为藏书。
久看英子声名早,
常恐良朋过往疏。
方喜安舆迎綵袖,
忽惊平陌走丧车。
青松翠柏新阡路,
常使行人泪满裾。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说,他在水竹环绕的居所中,心情自在,手中有雌黄(古代一种颜料,用来写书),这让他觉得生活充实。长久以来,他一直关注英俊之子的声名早已传扬,而总是担心良朋之间的交往会因时间而疏远。正当他高兴地迎接朋友的到来时,却忽然看到街上有丧车经过,这让他感到惊恐和悲伤。青松翠柏映衬着新修的阡路,常常让过路人感到伤心流泪。
作者介绍:曾协,宋代诗人,擅长写作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曾协对友人俞义仲的悼念之际,表达了对友人逝去的惋惜与对生活无常的思考。诗中融合了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情的感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友谊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俞义仲挽诗》是一首深情的挽诗,作者通过简单的自然描绘和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开篇的“适意平生水竹居”,渗透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享受着平静的日子,但随即转入对逝去友人的沉痛思念。
“久看英子声名早,常恐良朋过往疏”,这一句勾勒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然而面对时光的流逝,诗人不禁感到恐惧,担心友情会因时间的推移而变得疏远。接下来的情节转折,诗人原本沉浸在喜悦中,迎接朋友的到来,但忽然看到丧车,令人心生悲凉。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诗人的悲伤,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结尾的“青松翠柏新阡路,常使行人泪满裾”,通过青松和翠柏的意象,诗人传达了对逝去生命的缅怀与对常青的向往,同时也表达出行人对于生命短暂的无奈与感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对友情的珍视,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探讨了友情的珍贵与生命的短暂,表现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人世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适意平生水竹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快乐
C. 宁静
“久看英子声名早”中“英子”指的是?
A. 普通人
B. 有才华的人
C. 年轻人
诗中提到的“丧车”象征着什么?
A. 喜庆
B. 悲伤
C. 旅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