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望江南

《望江南》

时间: 2025-04-30 19:05:16

诗句

儿时喜,灯火话团栾。

添线闺中陪夜课,绽梅时节盻归鞍。

九九纪消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5:16

望江南

作者: 夏孙桐 〔清代〕

原文展示:

儿时喜,灯火话团栾。添线闺中陪夜课,绽梅时节盻归鞍。九九纪消寒。

白话文翻译:

小时候的快乐,灯下聊着团圆的事。夜晚在闺房中陪伴女儿学习,梅花盛开的时节盼望着归来的马鞍。九九寒天已经过去。

注释:

  • 儿时喜:指童年时的快乐。
  • 灯火话团栾:在微弱的灯光下,谈论团圆的事情。团栾指团聚。
  • 添线:指在夜间学习时增加的学习内容。
  • 闺中:指女子的居所。
  • 陪夜课:陪伴女儿夜间学习。
  • 绽梅:梅花开放。
  • 盻归鞍:盼望归来的人,马鞍象征归家的旅人。
  • 九九纪:指九九寒天,象征寒冬的结束。

典故解析:

“九九”是指农历的九九寒天,通常是指冬季的最后阶段,寓意春天即将来临。梅花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作春天的象征,表达希望与美好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孙桐,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出生活的细腻与情感的深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往往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作者回忆童年及其对团圆、学习、春天的渴望中创作的,反映了人们在寒冷的冬季对春天的期待与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望江南》是一首充满温暖与思念的诗作。诗人通过回忆童年时的快乐与团聚的情景,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在灯火下的团圆话题,让人感到一种温馨的亲情;在闺房中陪伴女儿学习的画面,体现了家庭的温暖与教育的责任;而“绽梅时节盻归鞍”则寄托了对未来的期盼与希望,梅花的开放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新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晰,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温暖的氛围与美好的向往。同时,诗中流露出的对寒冬消逝的欣喜,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儿时喜,灯火话团栾:表达了童年时光的快乐与温馨,灯火下的团圆话题让人感到亲切。
    • 添线闺中陪夜课:描绘了作者陪伴家人学习的情景,展现了家庭的温暖与责任感。
    • 绽梅时节盻归鞍:通过梅花的意象,传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归来之人的思念。
    • 九九纪消寒:象征着寒冬的结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的结构对称,呈现工整的对仗美。
    • 意象:梅花、灯火、夜课等意象交织,富有生活气息。
    • 比喻:用“马鞍”来象征归来的人,生动形象。
  •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童年和家庭的回忆表现了对团圆、教育和春天的向往,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意象分析:

  • 灯火: 象征着温暖和团聚的氛围。
  • 梅花: 代表春天的来临与希望。
  • 马鞍: 象征着归来的人,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九”指的是哪一段时间?

    • A. 春天
    • B. 夏天
    • C. 冬天
    • D. 秋天
  2. “绽梅时节盻归鞍”中“盻”字的意思是什么?

    • A. 喜欢
    • B. 期待
    • C. 想念
    • D. 忘记
  3.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春天的期待?

    • A. 灯火
    • B. 梅花
    • C. 夜课
    • D. 馒头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夏孙桐的《望江南》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家庭与团圆的温暖,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柔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别中都明府兄 太原早秋 游水西简郑明府 临路歌 摩多楼子 天门山 太华观 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宫中行乐词其八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蔼然仁者 韭字旁的字 石心木肠 张红燃爆 巳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素日 铩翅 色字旁的字 随珠和璧 兽穷则啮 先字旁的字 包含陕的词语有哪些 言之有故 单帖 王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