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2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0:33
杜陵清瘦不禁寒,
白发萧萧强笑欢。
阶下决明难独立,
庭前甘菊好谁看。
一钱留得囊羞涩,
九日沽来酒带酸。
却忆大明朝谒罢,
紫萸擎出赐千官。
在杜陵的寒风中我显得瘦弱,不禁感到寒冷,白发苍苍的我努力地笑着欢庆。阶下的决明花难以独立生长,庭前的甘菊又有谁来欣赏呢?只留下一小钱,心中羞愧难忍,重阳节时买来的酒却带着酸涩的味道。我不禁回忆起大明朝的朝拜,紫萸花当时被捧出,赐予了千官。
汪元量(约1050-1120),字宗道,号梅溪,南宋诗人,擅长写诗,尤其以咏史诗和山水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蕴含了作者对自己年老的感慨以及对往昔荣光的追忆。社会环境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常使得诗人在欢庆的同时,流露出失落与惆怅之情。
汪元量的《九日次周义山》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寒冷的秋日里内心的孤独与沧桑。开头两句写诗人身处杜陵,身心俱疲,白发映衬出时光的无情与岁月的流逝,显示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接着,诗人以“阶下决明难独立,庭前甘菊好谁看”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漠然,强调了孤独感的加深。
“一钱留得囊羞涩,九日沽来酒带酸”二句,直接反映出了诗人的贫困与孤独。即便是重阳节这样的节日,酒的味道也充满了酸涩,显示了生活的苦涩与欢乐的缺失。而最后两句则转向对过去的怀念,提到“大明朝谒罢”和“紫萸擎出赐千官”,让人联想到曾经的荣华富贵,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叹时光流逝造成的对比之深。
整首诗在欢庆的表象下掩藏着深沉的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感叹与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老年孤独的感慨,对美好时间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流露出深沉的情感。
汪元量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中提到的“决明”主要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