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水调歌头 赠和庵王察判

《水调歌头 赠和庵王察判》

时间: 2025-05-08 01:09:20

诗句

土釜要端正,定里问黄公。

流戊就己,须待山下出泉蒙。

采药堤防不及,行火休教太过,贵在得其中。

执中常不易,天理感而通。

那些儿,玄妙处,实难穷。

自从会得,庵中无日不春风。

便把西方少女,嫁与南陵赤子,相见永和同。

十月圣胎备,脱蜕烁虚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09:20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赠和庵王察判
作者: 李道纯 〔元代〕

土釜要端正,定里问黄公。
流戊就己,须待山下出泉蒙。
采药堤防不及,行火休教太过,
贵在得其中。
执中常不易,天理感而通。
那些儿,玄妙处,实难穷。
自从会得,庵中无日不春风。
便把西方少女,嫁与南陵赤子,
相见永和同。
十月圣胎备,脱蜕烁虚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土锅要炊煮得端正,必须向黄公请教。在修行过程中,要顺应自然,等待山下泉水的流出。采药时要小心谨慎,不要过于急躁,关键在于把握其中的道理。执着于中道并不容易,天理感应而通达那些微妙的境界,实在难以穷尽。自从领悟了这道理,庵中天天都是春风。于是把西方的少女嫁给南陵的赤子,彼此相见时永远和谐共处。十月的圣胎已准备好,脱去蜕壳,闪耀在虚空之中。

注释:

  • 土釜:土制的锅,象征修行的基础。
  • 黄公:指黄帝,古代的贤者,象征智慧。
  • 流戊就己:可能指的是顺应阴阳变化的自然规律。
  • 采药:比喻修行或探索真理。
  • 执中:指坚持中道的原则。
  • 十月圣胎:指的是十月怀胎,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道纯,元代诗人,以其道教思想和诗歌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哲学思想,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李道纯借助诗歌表达了对和谐与真理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道教的思想。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 赠和庵王察判》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道理。在第一联中,诗人通过“土釜要端正”引入主题,说明修行的基础和重要性。接下来的几句强调了顺应自然和内心的修行,提示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耐心。诗中“贵在得其中”点明了真理的核心在于把握,而不是浮华的外表。

诗人进一步提到“执中常不易”,表面上看似简单的道理,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他把修行与自然规律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一种和谐的思想。最后几句则通过隐喻和象征,表达出一种理想的境界,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哲理思考,给读者以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土釜要端正:强调修行需要扎实的基础。
  2. 定里问黄公:寻求智慧的指导。
  3. 流戊就己:顺应自然规律。
  4. 须待山下出泉蒙:等待时机,说明修行需耐心。
  5. 采药堤防不及:修行中要谨慎,避免急躁。
  6. 行火休教太过:控制情绪和欲望,保持中和。
  7. 贵在得其中: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心的领悟。
  8. 执中常不易:坚持中道并不容易。
  9. 天理感而通:与自然法则相通。
  10. 那些儿,玄妙处,实难穷:微妙的境界难以尽言。
  11. 自从会得,庵中无日不春风:领悟后,内心常常愉悦。
  12. 便把西方少女,嫁与南陵赤子:结合理想与现实。
  13. 相见永和同:理想的和谐关系。
  14. 十月圣胎备,脱蜕烁虚空:象征新生和希望,达到理想境界。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土釜”比喻修行基础)、对仗(如“采药堤防不及,行火休教太过”)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修行、自然、和谐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真理的深思,强调了内心修行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土釜:象征修行的基础,强调稳重和扎实。
  • 黄公:象征智慧的指导者,体现对知识的渴求。
  • 泉水:象征生命和灵性,流动而清澈。
  • 春风:象征和谐与愉悦的心境。
  • 圣胎:象征新的生命与希望的萌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土釜要端正”中的“土釜”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繁琐
    • B. 修行的基础
    • C. 自然的力量
    • D. 传统的观念
  2. 诗中提到的“黄公”是指谁?

    • A. 黄帝
    • B. 一位道士
    • C. 诗人的老师
    • D. 一位神话人物
  3. “贵在得其中”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表面现象
    • B. 内心的领悟
    • C. 外在的表现
    • D. 个人的意志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同样以水调为题,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 《庐山谣》李白:描绘自然景观,体现道家思想。

诗词对比

  • 李道纯的《水调歌头 赠和庵王察判》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在题材上相似,但李道纯更侧重于内心修行和自然法则的结合,而苏轼则更关注人事与情感的交织。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诗歌创作》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景 牛女年年渡 秋景 乞巧文 夏景 清风左右至 夏景 清室夏含霜 夏景 乔木生夏凉 夏景 林风凉不绝 摸鱼儿(水东桃花下赋) 虞美人 其一 扬州卖镜,上元事也,用前韵 减字木兰花(自述) 摘红英(赋花朝月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情重姜肱 使贪使愚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绞丝旁的字 眼中钉 皿字底的字 包含羝的词语有哪些 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言行不贰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方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龙行虎变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自然界 画瓶盛粪 谢暑 采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