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5:50
《水调歌头 赠秋蟾周先生》
铅汞了无质,炉鼎假安名。
殆因动静迷人,不觉堕声闻。
这个先天妙理,日用着衣吃饭,
相对甚分明。接物应机处,
不动感而灵。不是心,不是佛,
匪为金。明加眼力,莫教错认定盘星。
片片迷云涣散,湛湛禅天独露,
个是本来真。风定浪头息,
月满水光清。
这首诗表达了对道理的深刻理解,强调了事物表象与本质的区别。铅与汞没有实质,炉鼎只是一个假名。人们因动静而迷惑,不知不觉中沉浸于声音的世界。其实这个先天的妙理,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都能感受到,相互之间非常清晰。面对事物时,应当灵活应变,不要被感官的动静所困扰。它不是心,也不是佛,更不是金子。要明辨是非,不要错认了那颗星星。迷雾渐散,禅意的天空显露出来,这才是真实的存在。风平浪静,水面明亮,月光清澈。
李道纯,元代诗人,以其精湛的禅理诗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哲理与自然,风格清新淡雅,富有禅意。
此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思想碰撞的时期。李道纯以诗表心,借以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真理的追求。
《水调歌头 赠秋蟾周先生》是一首深具禅意的诗作,通过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真理的探求。诗中以铅汞、炉鼎等意象,揭示了世俗事物的虚妄与表象。作者强调,真正的智慧在于对事物本质的洞察,而非仅仅依赖于感官的动静。诗的语言简练却富有哲理,展现了作者对先天妙理的理解与领悟。
整首诗的结构也极具层次感,前半部分通过对比引导读者思考,后半部分则通过“片片迷云涣散,湛湛禅天独露”来展现真理的清晰。这种反转的意境,正是禅宗思想的体现,强调通过内心的觉悟而达到对外在世界的理解。李道纯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哲思,也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给读者以启迪与省思。
整首诗通过对世俗名利的批判,强调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内心的觉悟。诗人希望读者能够超越表象,寻找到真实的自我与存在。
诗中“铅汞”象征什么?
“接物应机处”意味着什么?
诗中“湛湛禅天独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李道纯的《水调歌头》与苏轼的同名作品,尽管同为“水调歌头”,但李道纯更倾向于哲理的探讨,而苏轼则更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两者在艺术风格和主题上各具特色,但都展现了对生活与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