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水调歌头 赠秋蟾周先生

《水调歌头 赠秋蟾周先生》

时间: 2025-04-26 11:25:50

诗句

铅汞了无质,炉鼎假安名。

殆因动静迷人,不觉堕声闻。

这个先天妙理,日用着衣吃饭,相对甚分明。

接物应机处,不动感而灵。

不是心,不是佛,匪为金。

明加眼力,莫教错认定盘星。

片片迷云涣散,湛湛禅天独露,个是本来真。

风定浪头息,月满水光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5:50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赠秋蟾周先生》

铅汞了无质,炉鼎假安名。
殆因动静迷人,不觉堕声闻。
这个先天妙理,日用着衣吃饭,
相对甚分明。接物应机处,
不动感而灵。不是心,不是佛,
匪为金。明加眼力,莫教错认定盘星。
片片迷云涣散,湛湛禅天独露,
个是本来真。风定浪头息,
月满水光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道理的深刻理解,强调了事物表象与本质的区别。铅与汞没有实质,炉鼎只是一个假名。人们因动静而迷惑,不知不觉中沉浸于声音的世界。其实这个先天的妙理,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都能感受到,相互之间非常清晰。面对事物时,应当灵活应变,不要被感官的动静所困扰。它不是心,也不是佛,更不是金子。要明辨是非,不要错认了那颗星星。迷雾渐散,禅意的天空显露出来,这才是真实的存在。风平浪静,水面明亮,月光清澈。

注释

  • 铅汞:指代金属的物质,象征着虚无。
  • 炉鼎:古代炼丹的器具,象征着追求名利的表象。
  • 先天妙理:道理的本质,指宇宙的真理。
  • 接物应机处:在面对事物时灵活应对。
  • 盘星:指代星辰,象征追求的目标或误解的对象。
  • 湛湛禅天:清澈的禅意世界,象征真实的真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道纯,元代诗人,以其精湛的禅理诗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哲理与自然,风格清新淡雅,富有禅意。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思想碰撞的时期。李道纯以诗表心,借以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真理的追求。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 赠秋蟾周先生》是一首深具禅意的诗作,通过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真理的探求。诗中以铅汞、炉鼎等意象,揭示了世俗事物的虚妄与表象。作者强调,真正的智慧在于对事物本质的洞察,而非仅仅依赖于感官的动静。诗的语言简练却富有哲理,展现了作者对先天妙理的理解与领悟。

整首诗的结构也极具层次感,前半部分通过对比引导读者思考,后半部分则通过“片片迷云涣散,湛湛禅天独露”来展现真理的清晰。这种反转的意境,正是禅宗思想的体现,强调通过内心的觉悟而达到对外在世界的理解。李道纯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哲思,也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给读者以启迪与省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铅汞了无质:表明铅与汞的虚无,象征世俗事物的无实质性。
  2. 炉鼎假安名:炉鼎作为炼丹器具,暗示世间名利的虚假安宁。
  3. 殆因动静迷人:人因外界的动静而迷惑。
  4. 不觉堕声闻:不知不觉中沉浸于声音之中。
  5. 这个先天妙理:指代宇宙真理,强调其普遍性。
  6. 日用着衣吃饭: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真理。
  7. 相对甚分明:强调事物之间的关系清晰可见。
  8. 接物应机处:灵活应对各种事务。
  9. 不动感而灵:不被感官所动却能灵活应对。
  10. 不是心,不是佛,匪为金:强调真理的超越性。
  11. 明加眼力:要有明辨是非的眼力。
  12. 莫教错认定盘星:不要误认追求的目标。
  13. 片片迷云涣散:迷雾渐渐消散。
  14. 湛湛禅天独露:真实的禅意世界显露出来。
  15. 个是本来真:这才是真实存在。
  16. 风定浪头息,月满水光清: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铅汞与世俗名利相类比,揭示其虚无。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风定浪头息,月满水光清”。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其更具有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世俗名利的批判,强调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内心的觉悟。诗人希望读者能够超越表象,寻找到真实的自我与存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铅汞:象征虚妄与表象。
  • 炉鼎:象征追求名利与安宁。
  • 迷云:象征迷惑与困扰。
  • 禅天:象征真实的境界与真理。
  • 水光:象征宁静与和谐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铅汞”象征什么?

    • A. 真实的存在
    • B. 虚假的名利
    • C. 自然的宁静
    • D. 个人的情感
  2. “接物应机处”意味着什么?

    • A. 对事物的固执
    • B. 灵活应对事物
    • C. 追求名利
    • D. 对外界的逃避
  3. 诗中“湛湛禅天独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迷惘与困惑
    • B. 清晰与真实
    • C. 忧伤与失落
    • D. 追求与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道纯的《水调歌头》与苏轼的同名作品,尽管同为“水调歌头”,但李道纯更倾向于哲理的探讨,而苏轼则更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两者在艺术风格和主题上各具特色,但都展现了对生活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
  • 李道纯的生平及作品研究文献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拟挽歌辞·其三 杂诗 其八 饮酒·其三 饮酒·其二 与殷晋安别 移居·其二 杂诗 其四 杂诗 其三 停云·其二 荣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费力劳神 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灶陉 田畯野老 孔释 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廾字旁的字 引赞 包含枣的成语 言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黑字旁的字 炒买炒卖 遗形忘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