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0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1:31
原文展示:
梦里骖鸾鹤。觉三山不远,依前海风吹落。浮到五湖烟月上,刚被梅香醉着。粲玉树轻明疏薄。十万琼琚天女队,捧冰壶玉液琉璃杓。来伴我,荐清酌。恍然梦断浑非昨。问溪边竹外,新来为谁开却。无限冰魂招不得,拟把离骚唤觉。待抖擞红尘双脚。万里瑶台终一到,想玉奴不负东昏约。留此恨,寄残角。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我驾驭着鸾鸟和仙鹤。醒来时感觉三山并不遥远,依旧被海风吹落。漂浮到五湖的烟月之上,刚刚被梅花的香气陶醉。玉树明亮而稀薄。十万天女手持琼琚,捧着冰壶和玉液琉璃杯。来陪伴我,献上清酒。突然梦断,一切都不同于昨日。问溪边竹外,新来的花是为谁开放。无法招回那无限的冰魂,打算用《离骚》唤醒。等待抖落红尘的双脚。最终到达万里的瑶台,想玉奴不会辜负东昏的约定。留下这遗憾,寄托在残角。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国宝,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至今,显示出其文学才华。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梦境,通过仙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高洁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对现实生活感到厌倦,向往超脱尘世的高洁境界时创作的。通过梦境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梦境为载体,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境界的向往。诗中“梦里骖鸾鹤”开篇即营造出一个超脱尘世的仙境氛围,而“觉三山不远”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亲近感。诗中的“梅香”、“玉树”等意象,都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然而,“恍然梦断浑非昨”一句,又揭示了现实的残酷,诗人无法长久停留在梦境中,必须面对现实。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而梦断后的现实则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的逃避和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梦里骖鸾鹤”象征什么? A. 超脱尘世 B. 现实生活 C. 仙境之旅 D. 高洁境界
“觉三山不远”中的“三山”指的是什么? A. 蓬莱、方丈、瀛洲 B. 太湖、鄱阳湖、洞庭湖 C. 泰山、华山、衡山 D. 长江、黄河、淮河
诗中“梅香”象征什么? A. 高洁 B. 奢华 C. 繁华 D. 现实
“恍然梦断浑非昨”表达了什么? A. 对现实的逃避 B. 对仙境的向往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高洁境界的追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