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重别梦得

《重别梦得》

时间: 2025-08-02 07:50:03

诗句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7:50:03

原文展示:

重别梦得
作者: 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
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
晚岁当为邻舍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二十年经历的回顾和对未来生活的思考。作者感慨与朋友梦得的分别,感叹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希望在老年时能够回归田园,过上安逸的生活。

注释:

  • 二十年来:指过去二十年的岁月。
  • 万事同:形容这二十年里经历的事情都很相似。
  • 岐路:指分岔的道路,这里象征人生的选择。
  • 皇恩:指朝廷的恩惠。
  • 邻舍翁:指邻居的老人,寓意归隐田园后的生活。

典故解析:

“皇恩若许”提到的“皇恩”反映了唐代士人对皇权的依赖与期待。诗中提到的“归田去”,体现了士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在经历了政治风波后,士人们往往渴望回归自然、过上平静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宗元,号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他与刘禹锡并称“柳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作品多反映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擅长散文和诗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柳宗元被贬至永州时期,表达了他对旧友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盼。正是经历了贬谪的困扰,才更加珍惜人生的选择与归隐的愿望。

诗歌鉴赏:

《重别梦得》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者以对旧友的怀念为引子,深入探讨人生的选择与归属。开头的“二十年来万事同”,展示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二十年的相似经历,仿佛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然而,接下来的“今朝岐路忽西东”则突显了人生的选择与变化。面对未来,作者意识到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充满了变数。

而“皇恩若许归田去”则是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这里不仅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更是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最后一句“晚岁当为邻舍翁”则表达了作者希望在晚年时能够过上平和的生活,成为邻居的老人,享受生活的简单与快乐。这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十年来万事同:回顾过去,感叹经历的相似。
  2. 今朝岐路忽西东:感受到人生选择的变幻莫测。
  3. 皇恩若许归田去:期待能得到皇恩,回归田园。
  4. 晚岁当为邻舍翁:希望老年时能过上宁静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二十年的经历与未来的选择形成对比。
  • 象征:岐路象征人生的抉择,田园象征理想的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变化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与朋友的分别,引发对自我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岐路:象征人生的选择与不确定性。
  • 田园:象征理想的安静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皇恩”指什么?
    A. 朋友的恩情
    B. 朝廷的恩惠
    C. 家人的关爱

  2. “晚岁当为邻舍翁”反映了作者对晚年生活的什么期望?
    A. 富贵荣华
    B. 贫穷孤独
    C. 宁静安逸

  3. 诗中提到的“岐路”象征了什么?
    A. 友谊
    B. 人生的选择
    C. 自然风光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归园田居》 陶渊明

诗词对比:

柳宗元的《重别梦得》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柳宗元更加强调人生的选择与变迁,而陶渊明则表现出一种对归隐的坚定追求,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概论》
  • 《柳宗元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八六子 挑灯僧舍,风雪畏人,凄然有尘中之戚 八六子 八六子 枫隐寺感旧 八六子 茉莉花前小酌念秋水伊人之句因赋以寄人 八六子 次杜牧之韵 八六子 其二 叠前韵寄遐翁 八六子 其一 为遐翁作罔极图卷,丁亥十月送翁南归志别 八六子 白莲 八六子 花朝夜窗中见月 八六子(九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余存 幺字旁的字 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劳日拙 言字旁的字 发际 拓弛 邀功讨好 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舍近图远 虑周藻密 三框儿的字 兵无血刃 走之旁的字 条进 豕字旁的字 秉钧当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