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3:03
诉衷情
作者:朱敦儒 〔宋代〕
老人无复少年欢。
嫌酒倦吹弹。
黄昏又是风雨,
楼外角声残。
悲故国,念尘寰。
事难言。
下了纸帐,
曳上青氈,
一任霜寒。
老年人已经没有年轻时的欢乐了。
厌倦了酒,觉得吹打乐器也没趣。
黄昏时分又遇风雨,
楼外的角声渐渐消散。
悲伤故国,思念世间的纷扰,
事情难以言说。
放下了纸帐,
拉上青色的氈子,
任凭霜寒侵袭。
作者介绍:朱敦儒,字希颜,号镜湖,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新婉丽,情感细腻,常以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往青春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表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诉衷情》是朱敦儒晚年所作,诗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故国的思念。开头一句“老人无复少年欢”,直白地表达了老年的孤独和失落,年轻时的欢乐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对现状的无奈和厌倦。接下来的“嫌酒倦吹弹”,不仅表达了对酒的厌倦,也映射出生活的乏味与单调。
诗中“黄昏又是风雨”描绘了一个凄凉的场景,黄昏本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时刻,但在诗人眼中却是悲凉的象征,似乎预示着老年生活的阴沉与不安。而“楼外角声残”则传达出一种萧条的氛围,曾经热闹的乐声如今已显得微弱,象征着失去的青春与欢乐。
“悲故国,念尘寰”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惋惜与对世俗纷扰的沉重思考。诗的最后几句“下了纸帐,曳上青氈,一任霜寒”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顺其自然的态度,任凭寒风侵袭,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现实的隐忍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过往的深切怀念,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个人的感受为出发点,反映了老年人对青春的怀念、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故国的悲伤,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无力感。
诗词测试:
诗中“老人无复少年欢”意指:
A. 老人仍然快乐
B. 老人失去了年轻的欢乐
C. 年轻人也不快乐
答案:B
“下了纸帐,曳上青氈”描绘了:
A. 舒适的生活环境
B. 贫困的生活状况
C. 美好的记忆
答案:B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对仗
C. 比喻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朱敦儒的《诉衷情》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反映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但朱敦儒更侧重于孤独与无奈,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对爱情的思念。两者通过不同的情感基调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