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8:47
无题
——苏轼
帘卷窗穿户不扃,
隙尘风叶任纵横。
幽人睡足谁呼觉,
攲枕床前有月明。
窗帘卷起,窗户开着没有关严,
细小的灰尘和树叶随风飘荡,任意交错。
幽静的人睡得很沉,谁来叫醒他?
靠着枕头,床前明月洒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幽人”可以理解为隐士或追求宁静生活的人,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作。苏轼的作品常常表现出深厚的生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诗人生活艰苦,但在自然中却能找到一丝宁静与舒适,表达了他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苏轼的《无题》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宁静的夜晚与内心的安逸。诗的开头通过“帘卷窗穿户不扃”描绘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环境,窗帘的晃动和窗户的敞开象征着一种自由的状态。接下来“隙尘风叶任纵横”则引入了更动态的元素,风轻轻吹动着尘埃和树叶,恰如诗人内心的随性与洒脱。
“幽人睡足谁呼觉”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写照,诗人似乎在问,谁会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来打扰沉睡的自己?这里展现了对宁静生活的珍惜和享受。而最后一句“攲枕床前有月明”,则是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明月的照耀不仅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诗人的心灵,隐喻着内心的安详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逆境中所寻找的那份内心的宁静。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不仅是对生活的感悟,也是对自我心境的探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人沉浸在静谧夜晚的平和与安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幽人”指的是:
诗中哪一句描绘了明月的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较,两首诗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但王维更加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而苏轼则更注重内心的安详和个人的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