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5:05
陆游的《野步至近村》原文如下:
随意出柴荆,清寒作晚晴。
风吹雁北乡,云带月东行。
童稚争追逐,渔樵习送迎。
白头宁复仕,惟此饯余生。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随意走出柴荆,感受到晚上的清凉和晴朗。风吹着北归的大雁,云带着月亮向东移动。孩子们在追逐嬉戏,渔夫和樵夫互相招呼送行。白发苍苍的我何必再去做官呢,唯有这悠闲的生活能饯别我的余生。
诗中提到的“白头宁复仕”反映了陆游对仕途的厌倦,表现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与他生平经历有关,陆游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官运不佳,晚年选择归隐,表达了对政治生活的不满。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和爱国者。他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个人的遭遇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陆游的诗歌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野步至近村》写于陆游晚年,他选择隐居于乡村,享受田园生活,远离官场的纷扰。这首诗写于他晚年时的闲适心境,寄托了他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野步至近村》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的开头“随意出柴荆”传达出一种自由自在的心态,诗人漫步于乡间,感受着自然的清新与宁静。接着,诗人描绘了北归大雁和东行的明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这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美,也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童稚争追逐,渔樵习送迎”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生动场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渔樵之间的互助,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依赖与热爱。而“白头宁复仕,惟此饯余生”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已年迈,不再追求仕途的荣华,只愿享受这份宁静的田园生活,流露出内心的满足与淡泊。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体现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乡村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野步至近村》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白头宁复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渴望仕途
B. 厌倦官场
C. 感到无奈
D. 追求权力
诗中“童稚争追逐”描绘了哪种情景?
A. 孩子们在玩耍
B. 大人们在劳作
C. 动物在奔跑
D. 自然景色
陆游的《野步至近村》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描绘了理想的田园生活,前者更侧重于对现实的反思与淡泊,后者则展示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但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