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和西蕃使

《送和西蕃使》

时间: 2025-07-27 15:11:58

诗句

白简初分命,黄金已在腰。

恩华通外国,徒御发中朝。

雨雪从边起,旌旗上陇遥。

暮天沙漠漠,空碛马萧萧。

寒路随河水,关城见柳条。

和戎先罢战,知胜霍嫖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5:11:58

原文展示:

送和西蕃使
作者: 皇甫曾 〔唐代〕

白简初分命,黄金已在腰。
恩华通外国,徒御发中朝。
雨雪从边起,旌旗上陇遥。
暮天沙漠漠,空碛马萧萧。
寒路随河水,关城见柳条。
和戎先罢战,知胜霍嫖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蕃使者出征前的情景。开始时,白纸上刚刚分配了任务,腰间佩戴的黄金显示出他的高贵地位。使者带着恩泽,跨越国界,奔赴朝廷。边疆的雨雪纷纷而至,旌旗在远处的山丘上飘扬。傍晚的天空笼罩着沙漠,空旷的戈壁上马儿发出萧萧的悲鸣。寒冷的道路沿着河水延伸,关城外的柳条轻轻摇曳。和戎的战斗暂时停息,胜利的消息将传回霍嫖和姚。

注释:

  • 白简:古代的简牍,指书信或文书。
  • 黄金已在腰:指使者身份的显赫,腰间佩戴黄金象征着权位。
  • 恩华:恩德与美好的光辉,指朝廷的恩宠。
  • 徒御:徒步出征,表示出使的艰辛。
  • 旌旗:军旗,象征出征的威武。
  • 沙漠漠:形容沙漠的辽阔与荒凉。
  • 空碛:荒凉的沙土地。
  • 马萧萧:形容马的哀鸣,传达出战争的悲凉。
  • 寒路:寒冷的道路,象征艰难的旅途。
  • 和戎:和解与休战,象征和平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皇甫曾,唐代诗人,字子高,号白华,曾任官职,擅长诗歌,尤以边塞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国家的热爱与对边疆将士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盛世时期,国家与西蕃的关系复杂,既有战争也有和平,使者的角色至关重要,诗中通过描绘使者出征的情景,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边疆生活的关注。

诗歌鉴赏:

《送和西蕃使》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国家使命的理解与对使者艰辛的同情。在诗的开头,皇甫曾通过“白简初分命,黄金已在腰”来传达使者的身份与责任,强调了他肩负的重任与朝廷的信任。

接下来的“恩华通外国,徒御发中朝”则描绘了使者的使命感与勇敢。在艰难的环境中出征,诗人用“雨雪从边起,旌旗上陇遥”描绘出边疆的恶劣天气与使者的孤独,更深刻地表达了出征的不易。

“暮天沙漠漠,空碛马萧萧”一联,展现出一种悲凉的氛围,马的悲鸣似乎在诉说着战争的无情与边境生活的艰辛。而“寒路随河水,关城见柳条”则是对旅途的写照,河水与柳条的意象交织,带来了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最后的“和戎先罢战,知胜霍嫖姚”则是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和解与胜利的期待。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和平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简初分命:使者刚刚接到命令,突显出使命的紧迫性。
  • 黄金已在腰:强调使者身份的高贵与重要性。
  • 恩华通外国:使者的使命在于传递朝廷的恩泽。
  • 徒御发中朝:徒步出征,显示出使命的艰辛。
  • 雨雪从边起:描绘出边疆的恶劣天气,增添了出征的困难。
  • 旌旗上陇遥:军旗远远在山上飘扬,象征出征的壮阔。
  • 暮天沙漠漠:傍晚的沙漠显得空旷,增加了孤独感。
  • 空碛马萧萧:马儿的哀鸣,传达出战争的悲凉。
  • 寒路随河水:艰难的旅途,河水的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关城见柳条:关城外柳条摇曳,象征着对和平的渴望。
  • 和戎先罢战:对和平的期盼,结束战争的希望。
  • 知胜霍嫖姚:胜利的消息将传回,体现出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通过“白简”与“黄金”比喻使者的使命与身份。
  • 拟人:马的哀鸣赋予了动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悲凉感。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国家使命的忠诚,展现了唐代士人的责任感与对边疆将士的同情,同时也对战争的无情与孤独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简:象征使命与责任。
  • 黄金:象征权力与地位。
  • 雨雪:象征边疆的艰难气候。
  • 旌旗:象征出征的威武与荣耀。
  • 沙漠:象征孤独与荒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简”指的是什么? A. 白纸 B. 白花 C. 白马
  2. 诗中提到的“黄金已在腰”意味着什么? A. 使者身份的显赫 B. 使者的财富 C. 使者的悲伤
  3. “和戎先罢战”的意思是什么? A. 继续战争 B. 和解与和平 C. 期待胜利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燕歌行》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与《送和西蕃使》都描绘出边疆的壮阔景象,但前者更侧重于景色的描绘,后者则强调了使命与责任。
  • 高适的《燕歌行》同样是边塞诗,但更突出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悲壮,与皇甫曾的温情对比鲜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边塞诗研究》

相关查询

望江南 其六 望江南 望江南 续咏近代词家六首 其一 望江南 其七 寓居润州银山,慨然慕山居之乐,偶占数阕 望江南 望江南 望江南 望江南 其四 望江南 其七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四十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廾字旁的字 臼灶生蛙 地球椭球 忧公无私 三点水的字 揆衡 青字旁的字 肉麻当有趣 持蠡测海 黍字旁的字 麒麟书 心术不端 遐念 西河之痛 误结尾的成语 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