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3:22
奉寄中书王舍人
作者: 皇甫曾 〔唐代〕
腰金载笔谒承明,
至道安禅得此生。
西掖几年纶綍贵,
东山遥夜薜萝情。
风传刻漏星河曙,
月上梧桐雨露清。
圣主好文谁为荐,
闭门空赋子虚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王舍人的寄托与敬意。开头提到用金笔向承明(即中书省)进谏,说明作者有着高尚的理想和追求。接着提到在道教的安禅中获得了人生的真谛。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西掖(即宫廷)和东山(指隐士生活)的对比,显示了他在繁华和宁静生活之间的矛盾与思考。随后描绘清晨的星河和夜晚的梧桐,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最后两句则流露出对圣主的文采和推荐的思考,感叹自己闭门无所作为的无奈。
皇甫曾,字季良,号仲华,唐代诗人。其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真挚。皇甫曾在唐代政治动荡的背景下,常以诗抒发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文人仕途困顿之时。作者通过这首诗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反映出文学与政治的交织。
这首诗在形式上工整,内容上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思考。前四句描绘了作者对仕途和隐逸生活的思考,反映出他内心的挣扎与选择。尤其在“西掖几年纶綍贵,东山遥夜薜萝情”中,西掖的繁华与东山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明作者对权力与自由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后四句则以自然景物映衬人情,诗句中描绘的“风传刻漏星河曙”和“月上梧桐雨露清”不仅展示了优美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进一步增强了诗的哲理性。最后两句则流露出对社会的无奈和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文才和荐才之人缺乏的遗憾。
整首诗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文采的追求与对自我价值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承明”指的是哪个官署?
A. 中书省
B. 太常寺
C. 国子监
D. 尚书省
诗中“闭门空赋子虚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愉悦
B. 无奈
C. 自豪
D. 忧伤
答案:
可以将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二者均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人生的思考,但王维更侧重于静谧的自然意境,而皇甫曾则更强调个人的内心挣扎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