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1:1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1:16:08
送汤中丞和蕃
作者: 皇甫曾 〔唐代〕
继好中司出,天心外国知。
已传尧雨露,更说汉威仪。
陇上应回首,河源复载驰。
孤峰问徒御,空碛见旌麾。
春草乡愁起,边城旅梦移。
莫嗟行远地,此去答恩私。
这首诗是送别汤中丞和蕃的。前面是中司的任命,天意已经让外国知晓。已经传扬了尧时代的雨露恩泽,更要赞美汉朝的威仪。在陇山上应该回首,河源又重新奔流。孤峰上问候驾车的朋友,空旷的沙漠中看到旗帜。春天的草木唤起乡愁,边城的旅梦也随之改变。不要感叹行程遥远,这次出行是为了报答私恩。
作者介绍:
皇甫曾,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诗才闻名,多以抒情和豪放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故乡的思念,也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这首诗展现了皇甫曾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人的深切情感。开篇两句以“天心外国知”引入,表达了对友人出任新职的祝贺,暗含对国家和民众的期望。诗中提到的“尧雨露”和“汉威仪”,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显示出诗人对政治理想的向往。陇山和河源的意象,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与回忆。
“孤峰问徒御,空碛见旌麾”二句,将友人的出行与自然景观结合,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最后两句“春草乡愁起,边城旅梦移”,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诗人以春草象征生机与希望,却又不免流露出对远行的无奈与愁苦。
整首诗气韵悠长,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人生旅途的感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送别和思乡展开,既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祝愿,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尧雨露”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恩泽?
a) 孟子
b) 尧帝
c) 汉武帝
答案: b
“孤峰问徒御”中的“徒御”指的是什么?
a) 驾车的人
b) 旅行者
c) 朋友
答案: a
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希望
c) 失望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唐代诗歌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丰富与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