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0:49
霜天晓角·梅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在晚晴的天空中,微风已停。一夜之间,春的气息仿佛被折断。稀疏的梅花在淡淡的天空下,云彩来去间,似乎飘落了几枝如雪的花瓣。美好而绝伦,但愁苦也同样绝望。这种情感又能与谁诉说呢?唯有那两行低飞的大雁,才知道我在画楼月下的寂寞。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仲淹,号蕙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生于苏州,曾任职于南宋政府,因其诗词清新婉约而被人称誉,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
《霜天晓角·梅》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和社会动荡的年代,诗人常常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感受与对时局的思考。梅花作为冬春之交的花朵,象征着坚韧与希望,诗人在此背景下借梅花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霜天晓角·梅》是一首抒情词,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及其背后的孤独情感。词的开头通过“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新的晚春场景,暗示着春天的短暂与脆弱。接着“脉脉花疏天淡”描绘了梅花的疏落,渲染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给人以淡淡的惆怅感。
“云来去数枝雪”一句,巧妙地将梅花与雪花相比较,寓意着梅花的纯洁与美丽。接下来的“胜绝。愁亦绝。”则是情感的直接抒发,表达了美好与愁苦并存的复杂心情。诗人感到这种情感无人可诉,唯有那“低雁”能理解他在“画楼月”下的孤独。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起伏,同时也折射出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种通过自然抒发情感的手法,使得词的意境更加深远,令人回味。
“晚晴风歇。”
描绘了晚上的宁静,微风已然停息,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一夜春威折。”
表达了春天的短暂与脆弱,暗示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通过“脉脉”描绘梅花的细腻,表现出一种柔美与孤独的美感。
“胜绝。”
直接表达了梅花的美好,强调其无与伦比的特质。
“愁亦绝。”
表达了诗人在美丽景象下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
“此情谁共说。”
质疑无人能理解自己的情感,增加了孤独感。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最后以低飞的雁作为象征,表达自己在孤独环境中的心情,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整首词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自然的景象映射出内心的情感,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情感的细腻。
诗中提到的“晚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早晨
B. 下午
C. 傍晚
D. 午夜
“脉脉花疏天淡”中的“脉脉”有何含义?
A. 喧闹
B. 细腻
C. 纷乱
D. 幽暗
诗中“惟有两行低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兴奋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达了孤独的情感,但更多的是对过去的怀念,而范成大的《霜天晓角·梅》则是通过梅花的形象引发对当下孤独的感慨,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李清照的语言更为细腻婉约,而范成大的则更加清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