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缓带轩独坐

《缓带轩独坐》

时间: 2025-05-04 03:37:08

诗句

午日烘开豆蔻苞,檐尘飞动雀争巢。

蒙蒙困眼无安处,闲送炉烟到竹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7:08

原文展示:

缓带轩独坐
午日烘开豆蔻苞,
檐尘飞动雀争巢。
蒙蒙困眼无安处,
闲送炉烟到竹梢。

白话文翻译:

在正午的阳光下,豆蔻的花苞已经舒展开,
屋檐上的尘土飞扬,麻雀在争抢巢穴。
朦胧的睡意让我无处安放,
闲散时分,炉烟慢慢飘向竹梢。

注释:

  • 豆蔻:一种植物,花苞在这里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檐尘:屋檐上的尘土,指屋檐下的环境。
  • 雀争巢:麻雀在争夺筑巢的地方,表现出生命的活力与竞争。
  • 蒙蒙:形容模糊不清的状态,这里指困倦的感觉。
  • 炉烟:指炉灶冒出的烟,象征着温暖与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字景仁,号石湖,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和田园诗。他的作品常以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境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在缓带轩中独坐,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缓带轩独坐》展现了诗人在午后静坐时的惬意与闲适,同时透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递出生命的活力与人生态度。开篇“午日烘开豆蔻苞”,不仅描绘了午后阳光的温暖,更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接下来的“檐尘飞动雀争巢”,展现了自然界的繁忙与活力,麻雀争巢的场景令人感受到生命的竞争与奋斗。最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情感,“蒙蒙困眼无安处”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无奈,而“闲送炉烟到竹梢”则用炉烟的飘散,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传递出一种淡然与悠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午日烘开豆蔻苞:描绘了正午的阳光将豆蔻花苞烘烤得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檐尘飞动雀争巢:屋檐下的尘土在阳光下飞舞,麻雀在争夺巢穴,表现出自然界的活力与竞争。
    • 蒙蒙困眼无安处:诗人感到困倦,内心无处安放,反映出对安宁的渴望。
    • 闲送炉烟到竹梢:闲暇时分,炉烟轻轻向竹梢飘去,象征着安宁与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豆蔻花苞比作春天的象征。
    • 拟人:麻雀“争巢”给予自然以生动的情感。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静与动的对立。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了诗人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豆蔻:象征春天的生机与青春的活力。
  • :代表生命的竞争与自然界的活力。
  • 炉烟:象征着宁静、温暖与安逸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豆蔻苞”象征什么?

    • A. 生机
    • B. 哀愁
    • C. 竞争
  2. “雀争巢”表现了什么?

    • A. 自然的宁静
    • B. 生命的活力与竞争
    • C. 诗人的孤独
  3. 诗中体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焦虑
    • B. 悠闲
    • C. 悲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缓带轩独坐》与王维的《鸟鸣涧》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但范成大的作品更强调内心的感受,而王维则着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少年行 文德皇后挽歌 雨后 郢城怀古 咏蝉 秋晚登古城 渡汉江 送俞采并示姑熟子弟 赴帅生梦作 万侍御赴判剑州过金陵有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苴茅裂土 优人 玉字旁的字 众寡难敌 包含炮的词语有哪些 巳字旁的字 捧檄色喜 用开头的成语 学案 旡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唯唯连声 锥行之陈 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鳥字旁的字 付之一叹 奢摩他 一相情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